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从“启蒙”到“作为老百姓写作”——莫言对鲁迅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 newdu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主将的鲁迅和第一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虽一位自称抱定启蒙主义,另一位主张作为老百姓写作,然而其内在的精神联系却一脉相承,共同构成近百年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
    关 键 词:鲁迅/启蒙主义/莫言/作为老百姓写作
    作者简介:栾梅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近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中,鲁迅先生的影响无疑是最为巨大的。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毫无保留地表达了他对鲁迅的肯定与推崇: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①
    在这短短的一段文字中,毛泽东连用七个“最”字,极其强烈地反映了他对鲁迅的看法,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中,人们一直沿袭着毛泽东对鲁迅的认识,并以此作为衡量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个重要标杆。
    然而,在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有些人对鲁迅的态度与评价似乎有些怀疑与动摇起来。这并不仅仅在于,鲁迅在从事他的文学活动时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设立而他并无获此殊荣,而且还在于,莫言与鲁迅的文学观念不尽相同,甚至还有截然相反的地方。这不能不令人心生疑虑:到底是应该沿着莫言的文学路子走下去,还是应该继续坚持鲁迅的方向?他们两人的文学观念谁更符合文学的实际?
    这确实是文学研究者在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因为,它不仅有助于澄清人们在文学观念上的认识误区,而且也有利于未来当代文学的更好发展。
    在《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曾经这样明确地表示过他的文学观念:
    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②
    在这里,鲁迅的文学观念很显然是工具论的。他在意的并不是小说自身,而是在于小说可以改造国民性,可以启蒙大众,可以唤醒民众。一句话,这仍然是中国传统文以载道观念的翻版,区别只在于,在古代,文以载道主要是通过诗、文,而到鲁迅这里,小说也可以承载起教化的功能。鲁迅先生这种工具论的文学观念,萌生于20世纪初在日本仙台医专读书时期。在一次偶然的教学幻灯片中,他看到一群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面对被砍头的同胞时只是围着看热闹,深受刺激:“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他觉得:“第一要者,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③于是,决定弃医从文,以文学为武器改造愚弱的国民的魂灵。在日后的文学创作中,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祝福》、《风波》、《肥皂》、《白光》等作品,大多践行着他的文学启蒙主张,积极参与到20世纪中国社会思想与文化的变革之中。
    而莫言的文学观念却是与鲁迅的上述观点恰恰相反,甚至是有意针锋相对。
    2001年,他在苏州大学所作《试论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的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与“启蒙”、“改造国民性”相反的文学主张,即“作为老百姓”写作:
    ……为老百姓写作,也就是知识分子的写作,这是有漫长的传统的。从鲁迅他们开始,虽然也是写的乡土,但使用的是知识分子的视角。鲁迅是启蒙者,之后扮演启蒙者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谴责落后,揭示国民性中的病态,这是一种典型的居高临下。其实,那些启蒙者身上的黑暗面,一点也不比别人少。所谓的民间写作,就要求你丢掉你的知识分子立场,你要用老百姓的思维来思维。④
    循着“作为老百姓写作”的思路,莫言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必定是毫无功利的创作:“作家千万不要把自己抬举到一个不合适的位置上,尤其在写作中,你最好不要担当道德的评判者,你不要以为自己比人物高明,你应该跟着你的人物脚步走。”⑤他举我国伟大的二胡演奏家阿炳的例子。作为穷困潦倒、双目失明的瞎子,阿炳没有把自己当成贵人,甚至不敢把自己当成一个好的百姓,这才是真正的老百姓的心态,这样心态下的创作,才有可能出现伟大的作品。因为在莫言看来,《二泉映月》中那种悲凉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是触及了他心中最疼痛的地方的。
    在以往研究者通常的认知与观察中,“启蒙”与“作为老百姓写作”是鲁迅和莫言俩人最为醒目的文学印记,是俩人文学观念的核心;而且,其距离还是那样的南辕北辙!
    不过,如果细细分析他们俩人的文学观念,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他们的文学追求,并深入研究他们的文学创作,我们却又能惊奇地发现,他们的文学观念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脉相承的,是并不矛盾的。在这里,既涉及鲁迅文学观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的问题,也关联到莫言对鲁迅文学传统的个人化理解与深入把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