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司空图《诗品》与德勒兹“块茎”概念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山东大学学报 胡志明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德勒兹在《千高原》导论中提出了“块茎”的概念。根据他的定义,中国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不仅在外在形态上犹如一个“块茎文本”,而且在思维上确实也蕴含着“块茎思维”必备的六个基本性能。《二十四诗品》并不属于后现代文本,然而它与“块茎”概念客观上存在的联系,不仅体现出后现代文化批评理论的东方化转向,也为借鉴后现代批评模式来重新发掘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价值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德勒兹;“块茎”概念
    作者简介:胡志明,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教授。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杰作,其思维和文本形态与现代人所熟悉的理性思维逻辑大相径庭。有人认为:“这部诗学专论采用了最具民族特色的意象批评模式。”[1]它把中国传统批评中的点评式、印象式、感悟式,特别是意象批评等思维和文本特征都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即便今人仍把它看作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东西”[2],“骤举观之,似无端绪可寻”[3]。然而我们把《二十四诗品》放在后现代文化语境里,却能够发现它其实天然地具有一些后现代思想家所倡导的“块茎思维”的显著特征。
    一、《二十四诗品》与块茎文本
    “块茎(rhizome)”本来是植物学术语,指多年生植物的一种因变态而呈块状的茎,主要特点是其内部有发达的薄壁组织,可以贮藏丰富的养分,表面则布满许多芽眼,能够生长出不定根或芽枝,具有自繁殖力。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吉尔·德勒兹十分了解“块茎”的这种构造、形状和机能,并且以此来喻指他所倡导的一种具有后现代文化特征的思维和文本形态。
    德勒兹曾把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思维形象地比喻为“根—树”模式。因为这种思维总是强调一个中心,整个思维过程都是从这个中心即“根”出发,并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其思维的基本原则就是逻辑上的一致性,犹如一棵大树那样必须保持整个思维进程的谱系性和统一性。然而,“再怎么说,这种思维体系也从来未能达到多样性的理解”,因为“这是一个由中枢主根支撑次根的统一整体”;即使它有时也使用二分法,而实质上这“二分法的二元逻辑只是被相连的循环之间的双义关系所替换了”。[4]德勒兹与其合作伙伴瓜塔里在他们的代表著作《资本主义和精神分裂》的第一部《反俄狄浦斯》中,对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所蕴含的“根—树”状思维模式的实质进行了全面的解析与颠覆,随后在第二部《千高原》(AThousandPlateaus)里,他们正面提出了这种具有解辖域化功能(即可以充分解放人们的欲望所具有的革命性和生产性能量)的“块茎”思维。因为这种思维从来不会依赖于某一主根,“块茎自身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从分叉的表面扩展,朝向各个方向结成各种球茎和块茎。”[5]“它不是由部件所构成的,而是由维度,确切地说是由运动方向构成的。它既没有起始也没有结尾,而总是一个中间物,它由此生长,由此流溢出来。”所以说,“块茎是一种反谱系学”。[6]德勒兹与瓜塔里在《千高原》“导论”中着重讨论了“块茎”概念,并且把由块茎思维生成的文本称为“块茎文本”。其实《千高原》就是一个典型的“块茎文本”。“《千高原》则采用了前卫写作技术,例如使书的‘形式’成为其‘内容’的一部分,或者干脆打破形式与内容之分。……《千高原》则采用了类似拼凑的技巧,放弃了任何类似于叙事或论证阐述的理论方法,偏好一种随机的、观点并置的章节安排,或者说是由复杂的概念流组成的‘高原’。这些高原混乱地跨越了许多不同主题、时间框架及学科领域;而且,依照作者的建议,它可以按照任意一种顺序来阅读。”[7]《千高原》的写作方式其实也完全是“块茎”式的。“《千高原》中某一题旨或概念在不同的‘原’中或写一句,或写一段,或写一页,随机修改,但又到处留下文本生成的踪迹。德勒兹和加塔利在《千高原·导论》中介绍‘块茎’概念时把他们的合作方式也描述成一种后结构主义的多元生成状态。”[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