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时代话语、民族话语以及个人的定位(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民族文学网 张春植 参加讨论

    冥想的小说化及其得与失
    朴草兰的小说一开始就流露出一些佛教的色彩或者痕迹,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般若》(《延边文学》,2003年9期-2004年2期连载)就是其一例,而且这种作家对佛教理念的关注至今仍在发酵,最近的作品甚至与佛教的参禅和冥想有着直接的关联。
    冥想自古就是人们追求自我完善的一种手段,从哲学的角度看,冥想就是人们探索人生究竟的行为之一,而这种探索对一些人来说确实有所收获。在朴草兰的最近小说里,这种追求表现为通过冥想获得顿悟过程的探索。在短篇小说《鲁鱼》(《延边文学》,2010年第一期)里,这种冥想的成分并不明显,只是把现代人那种如同挣钱工具般的生活(“他”)同信仰佛教而享受悠闲生活的“她”对比起来描写。然而,把钢勺子捏捻得如同泥巴,把三个钟表针瞬间变成四个,甚至让炒熟的花生在水杯里发芽等大师的特异功能不仅一下子改变了主人公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同时还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冥想或宗教的神秘主义。虽然,“她”下定决心要出家当尼姑,却和佛教学者结婚,还有主人公“他”放弃一切自己所有,走向某个蘑菇状的窝棚即大自然的乌托邦等小说的结尾暗示,小说表现的是现代人试图摆脱疲惫而生态破坏性的生活而回归自然的理念,但是这种带有佛教色彩的理念渲染使得整个小说披上浓郁的神秘主义色彩,而且从小说叙事的角度看,这种过分的神秘渲染使得“他”和“她”的关系更显暧昧离奇,甚至有些失真。这一点理应引起作者的深刻反思。
    短篇《令人消魂的礼物》(《道拉吉》,2010年第五期)的叙事角度正好相反,原来在出版社当编辑的主人公对生活感到厌烦,跑到寺庙找清静,却在庙里遇到从小在庙里长大的少年憧憬外部世界而逃出寺庙到尘世,于是他放弃出家的念头返回日常。这种现实与逃避之间的矛盾心理正好反映了现代人近乎宿命的精神状态。
    在朴草兰的小说里,《寂——关于身体的报告》(《道拉吉》,2011年第二期)是佛教或冥想气氛最浓的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里,诱发主人公“赫”之哲学思考的原因有两个,即对青春期与桂花的初恋记忆和与父亲一起在南京灵谷寺塔上放飞纸飞机的记忆及其这种记忆的不可再生状态,属于关于感觉与记忆即关于存在与虚无的哲学命题。首先,主人公七岁时,与桂花青梅竹马朦胧相恋,而十五年后相见时却无法认出来,于是他在自己34岁生日那一天出门旅行,漫无目的地走到南京的灵谷寺塔。这是他五岁时与当时空军飞行员的父亲一起上来放飞纸飞机的地方,如今他却自己一个人爬上佛塔,因为父亲已离世。从灵骨塔上下来,到南京大学内的一家旧书店时,他又遇到桂花,桂花认出他,他却认不出她来。这样的经历让他悟出一个道理,即自己的记忆里留下的并不是桂花这个人,而只是幼时初恋的感觉。在桂花的引领下,他到了一座深山里,在那里,他被一个女人催眠而昏睡,从昏睡中梦醒的他突然又悟出一个道理,即一切存在变和不变、有和无共存,存在就是存在,仅此而已。把父亲临终时留下的纸飞机,在酒店的高层楼上放飞,或在塔上放飞并无区别,这就说明,他已回到身体的最原始状态,即回到单纯的生活状态。
    显然,这些小说的内容或氛围与宗教信仰或参禅冥想紧密相连,且营造出神秘色彩,也具有一定的魅力,但其体验的过程又脱离人类普遍的思维或生存状态,很难产生读者的共鸣。因为这些小说关注的是冥想或者哲学思考过程,而不是通过其冥想或探索所获得的新思想、新领悟。
    在短篇小说《向沉默的石头求问》(《道拉吉》,2011年第五期)里,作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或弥补了这种局限或不足。在这篇小说里,主人公是父亲(“他”)和儿子(“我”),同时也各以这两个主人公为叙事视点。父亲到韩国挣钱,母亲也想去韩国打工却没有去成,因为去韩国打工的手续是以国际婚姻的方式办理的,得先和父亲“假离婚”后才能办理和韩国人的“假结婚”,结果因手续没办成而韩国去不了,却同父亲的“假离婚”变成真离婚,嫁给了另一个人,还生了一个孩子。那个后生的孩子死后,母亲因此憎恨同“他”生的“我”,“我”又因此感到孤独和厌烦,毅然离家出走。在外游荡过程中偶遇“她”(身份不明的声乐教授),又跟她学声乐,后来在母亲不在的家乡空房附近网吧里,去韩国打工12年后回国的父亲找到了儿子。表面上看,小说叙述的是因“韩国梦”造成的家庭破碎的故事,但经过认真回味就会发现,这一系列叙事的最终结果实际上就是通过对人与人生的冥想获得的一种领悟,一种对人与人生根本原理的领悟,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佛教因果原理。尤其儿子对声音或音乐的领悟并不是通过音乐恩师所赠的礼物“神奇的石头”获得,而是通过与父亲的相遇才能实现这一事实让人确信这一观点。朴草兰关于冥想和佛教的几篇小说大多描写冥想或参禅以及获得领悟的过程,而这篇小说则不同,虽然也看出其一些痕迹,但是更注重把通过冥想或参禅获得的领悟或人生道理渗透到作品里,在叙事中耕耘出新的田地,收获新的果实。我们可以概括出朴草兰在通过自己的小说展现出来的、通过冥想或参禅领悟到的人生道理大概就是摒弃执着,顺应大自然的原理,在上述三篇小说里这些内容都能找到其痕迹,但在这篇小说里,作家把这种原理更加合理地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以及社会主要焦点问题上,因此也更令人信服。这一点很重要,作家把自己对人生的探索或通过哲学思考获得的感悟渗透到具体的叙事里,通过现实生活再现出来,并通过这一过程影响现代人的生活,这才是负责人的、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作家应该做的事情。
    关于冥想或者带有宗教色彩的作品都是近作,也就是说,作家朴草兰最近几年主要关注的小说领域或者主题就是所谓冥想小说。作家追求小说的多样性是无可非议的,甚至是可取的,但是沉溺于冥想,就意味着作家个人的社会体验会受到限制,至少变得狭窄,甚至让人担忧可利用的素材日趋枯竭。如果说追求人的普遍价值是小说家的使命,那么,人生体验的缩小就有可能导致创作领域的狭窄。当然,就如《令人消魂的礼物》中所看到的,作家对现代生活的怀疑或矛盾认识正在继续,虽然追求通过原生态的生活、通过佛教信仰获得的心灵清静,但是各种不同的生存方式、不同的社会现象仍然是作家进行文学尝试的开放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