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格萨尔口头传承与民族文化保护(6)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民族文学网 杨恩洪 参加讨论

    首先,对于史诗格萨尔从作为民间文学作品的定位,到口头传统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同时对于以往传统观念上的抢救定式进行了反思。通过对于格萨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证过程,进一步廓清了对作为承载藏民族文化积淀的格萨尔口头传统的认识,为今后更有效的抢救与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抢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抢救措施不当则会使抢救成为一把双刃剑,对被抢救对象造成破坏。我国20世纪50年代对于民间文学的抢救与搜集,以及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来对格萨尔的抢救,都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
    在20世纪50-60年代青海省的调查工作中,由于对史诗格萨尔的定位,即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以及当时投入的人力、物力的局限,所以在搜集工作中偏重于抢救流传于民间的各类抄本、刻本,虽然在调查中也采访了一些说唱艺人,但对说唱艺人的访谈及挖掘上还有欠缺,留下了些许遗憾。
    至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意识到要研究和把握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走向田野采访民间艺人才是打开史诗奥妙的金钥匙⑺。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以及对于史诗认识上的局限,调研工作还是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以本人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田野调查为例,当时为了寻访《格萨尔》说唱艺人,几乎走遍了史诗流传地区,见到了近40位优秀艺人,包括其中26位“神授”艺人。但是设备却十分简陋:仅有一个小录音机和一部照相机。除此我所能做到的只是用笔来描述和记录艺人生活的环境和演唱情景。庆幸的是,凭借这些器材保存了大部分优秀艺人的照片及访谈资料。三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具备了数码摄像的条件时,我们的优秀艺人却不能等到今天。他们中大部分已经先后辞世,在26位“神授”艺人中如今只有5人尚在,而他们都已年老体衰。他们那活生生的演唱场景及与听众的互动与我们失之交臂。如今各省区保存的绝大部分资料是艺人的说唱录音磁带,而录像资料却很少。就是这批录音磁带也已陆续发生脱磁现象,后果堪忧。
    其次,由于对口头传统认识上的局限,或以书面文学的眼光去看待口头文学,以往我们在抢救艺人说唱方面存在误区。有些人从传统观念出发,轻视这些文盲艺人,认为他们的说唱是民间的,老百姓的语言,不如作家创作的作品更加“精练”,“有品位”。有的整理者还将史诗中他们认为是重复的、复沓的部分擅自删去;甚至把不同版本的史诗片段柔和在一起,加工制作出所谓的“精品”。删改和加工带来了对于史诗口头说唱的扭曲,使部分整理出版的史诗版本偏离口头说唱的原始状态,犯了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大忌,留下了令人痛心的教训。
    此外,把艺人请到城市、研究机构居住,对其进行抢救录音,初衷是为了尽快、更好地抢救。但由于艺人脱离了他们长期生存的文化环境,导致了艺人说唱发生蜕变。对于老一辈说唱艺人,由于长期的说唱实践,格萨尔故事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成型并根深蒂固,进城以后,外界环境的改变对他们的影响较小,如扎巴、桑珠、才让旺堆等老艺人;而对于较年轻一代的艺人,进城以后,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就不可避免。而让他们长期脱离传统的演唱环境,改变格萨尔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也不利于对年轻艺人的培养与保护。
    在对于说唱艺人的培养教育、以及对于从事抢救工作的科研人员的付出与成果评估方面,也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比如,说唱艺人被请进城市进行长期录音说唱,他们的身份改变了,从牧民转变为国家公职人员,但是他们的思想觉悟与认识水平还有待提高,为此应坚持长期对说唱艺人的培养教育,使他们在抢救史诗方面作出更多的贡献。对于长期奋战在格萨尔抢救工作一线的科研人员的待遇也应引起重视,有些同志长期从事说唱艺人的录音、笔录工作,由于这是一项十分艰难而细致的工作,也是艺人说唱本出版的最基础的工作,需要他们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需要反复听、记,而由于格萨尔说唱方言的制约,能够高质量从事笔录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有的人从事笔录20余年,笔录艺人说唱十多部,可谓人才难得,贡献突出,但由于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而在职称、晋级方面都得不到解决,直接损害了他们的积极性。类似问题均需要受到重视。
    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不断反思、探索,以调整思路,提出抢救与保护的具体措施并加以实施。
    尽管我们面临着格萨尔的口头传统濒临衰亡的严峻局面与挑战,然而挑战与机遇始终是共存的。庆幸的是,我们仍然生活在史诗活形态存世的时代,与荷马史诗、印度史诗研究者相比,我们有幸面对格萨尔艺人及其演唱这一活生生的口头传统,只要我们肯付出艰辛走向田野,就可以触摸到这一口头传统的脉动,通过观察、记录、研究,为世界史诗研究增添鲜活的资料,以研究指导抢救与保护。基于“文化生态的经营,是资料工作和研究工作的结合,是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开发的结合”“文化生态的经营,不能止步于搜集、整理和研究,更需要在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加以跟踪观察和保护”的理念⑻,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积极倡导并已经实施的在史诗流传地区建立史诗口头传统保护与研究基地的做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对于保护格萨尔文化空间,延续史诗传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至今已经在藏区的果洛、德格等地建立了格萨尔口头传统研究基地,希望这一保护形式能够成为一种长效机制持之以恒,成为格萨尔口头传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与范例。
    近期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了以“果洛德尔文部落的格萨尔保护及其多重实践”为内容的项目,进入“最能体现《公约》原则和目标的计划、项目和活动”(简称优秀实践名册项目),获得通过;并计划在藏区陆续建“格萨尔艺人之家”。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启动了院创新工程—“少数民族口头传统音影图文档案库”项目,其中由笔者负责的子项目“藏族格萨尔说唱艺人音影图文系列档案”也随之启动,这是保护格萨尔口头传统的具体举措,将为后人研究格萨尔说唱积累、提供重要的原始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