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2014年度传说研究综述(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民族文学网 王尧 参加讨论

    四、少数民族传说
    少数民族传说持续受到民族学、民俗学、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共同关注,本年度的论文数量也颇为可观。除了传统的类型研究、比较研究、文化解析外,许多学者立足于传说作为民族记忆以建构族群认同的思路,可以见出社会记忆理论和王明珂著作的影响。
    钟进文《藏边社会“英雄祖先”的民间叙事及其价值》[27]一文以青海、甘肃的边缘地带生存的裕固族、撒拉族、土族、东乡族和保安族为例,他们处于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原社会和以藏文化为代表的边疆社会之间的过渡地带,即所谓“藏边社会”。作者着重分析“英雄祖先”的传说特色和叙事策略,将其视为在两种社会和政治制度之间、两种知识体系碰撞下衍生的追忆民族起源的“心性史”。
    舒瑜《藏族与大理鸡足山:以传说和仪式为视角》[28]将传说阐释为一种想象异族的途径。作者在云南大理鸡足山搜集了一系列表述藏文化的口头文本,它们从大理本土的宇宙观视角表达了对西藏及藏人的定位和想象——藏代表一种来自大理外部的强大力量,这一想象成为大理与西藏文化交往的底色。事实上,每个族群各有自己的宇宙观,因而也有不同的想象外部他者的方式;各族群之间的互动交往与这种想象方式是分不开的。
    温春香《地方叙事与族群想象:陈元光“征蛮”传说研究》[29]解析了当地传说一方面将陈元光由普通将领打造为可资信仰的神灵,另一方面又将被陈所平之土著蛮荒化的过程。陈的身份转变既是当地人对祖先重构的实践,同时也是他们将之前的历史蛮荒化、借一位圣人来代言自己文化的过程。作者分析这一传说的建构动机,意在把握华南土著与王朝一体化的文化实践进程。
    王晴锋《历史英雄、记忆争夺与族群认同——基于湖南省绥宁县上堡侗寨的调查》[30]围绕历史想象与族群认同问题,不仅探讨为学者们所共同关注的集体记忆的建构性,而且论证了民间记忆的抗争性。作为上堡侗族的历史英雄与民族符号,“武烈王”李天保的传说与逻辑连贯、系统性的官方话语形成鲜明对比。宏大叙事代表着政治精英对历史的建构,普通民众的记忆则通过代表着边缘化个体或群体的纪念性叙事来挑战压制性的霸权,构成一种相对于支配性话语的“反记忆”,提供了一种呈现失声的历史与经验的底层视角。
    以上研究都是基于传说文本的外部视角展开的,而对文本内部的叙事研究则相对寥寥。陈健、姜维东《濊貊族建国传说共用模式研究》[31]发现夫余、高句丽、百济、孺流等古代东北亚濊貊系诸小国的建国传说具有共同的叙事模式,反映出古代东北亚民族迁徙与融合的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