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中原日月神话的语言基因变异(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民族文学研究》2014年第 吴晓东 参加讨论

    羲和与太阳有关,那么“羲”与“和”分别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从语音的变异来寻找答案。从语言基因图我们可以采用逆推的语言学方法来推测羲和的“羲”原来读yi,其本身就是“日”的意思。我们可以找到由yi[④]变成日ri的语音对应规律y—r,如下:
    
    至今,有些“日”部首的字依然读y的音,如易,可见,“羲(yi)“的本义当是日(ri)的意思。
    那么“和”是什么意思?从“常和”也写作“嫦娥”来看,羲和的“和”是有文字之后对“wo”音的记录。“羲和”的准确读音应当是yiwo。“和”读作wo,这在一些方言中依然能找到证据,目前在河北南部的大名县、魏县、山西的临汾等地,都把太阳叫做爷窝(yiawo),其实就是羲和(yiwo)的音变。如果我们检视诸多含有wo的词汇,如漩涡、旋涡、涡轮、蜗牛、窝窝头等等,就会发现,wo这个音不仅具有“凹进去”的含义,也具有“圆形”的含义。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古人把太阳称为yiwo,是因为太阳是圆的。现在有的地方把太阳称为日头,“头”也是一个表形状的字。同理,有的地方称月亮为月亮粑粑,也是因为月亮圆的时候像一个粑粑一样。
    无论羲和是太阳本身,还是太阳的母亲或驾驭太阳车的车夫,羲和都是一个个体。在民间故事的口头流传过程中,双音节的名称一分为二的现象比较普遍,比如“盘古”分化为盘、古,“伏羲”分化为伏哥、羲妹。同样,在“羲和”作为单个个体存在的同时,它也出现分化为两个个体的现象,即分化为“羲”与“和”。《尚书·尧典》云: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
    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⑤]
    在此,羲和成了羲氏与和氏的合称。用现在通俗的话说,羲仲便是羲老二,羲叔是羲老三,和仲是和老二,和叔是和老三。羲和分化后不仅被认为是两个姓氏,还被认为是两个人或两个神。
    羲和分化为羲、和两个个体是十分关键的一次演变。分化之后,其所衍生的神话故事便面临着给羲、和定性的问题,也就是说,羲和作为单个个体时是太阳、太阳的母亲,或太阳的车夫,那么,分化之后,羲、和面临着是日还是月,是男还是女的阐释问题。归纳目前所看到的资料,可看出四种变异规律:1、强调其女性性别时就加“女”,产生女羲、女和;2、强调其为月神时就加“常”或“姮”,产生常羲、常和,或姮羲、姮和;3、强调其为太阳时就加“伏”,产生伏羲、伏和。4、加“大”或者“后”,表示太阳、男性,“大”是一种形象的描述,“后”是一种身份,由此产生了大羿(羲)或后羿。大羿又发展为大禹。
    加“常”是因为“常(蟾)”是月亮的象征。《尚书·君牙》云:“王若曰:呜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张居正注释说:“太常,是旌旗之名,画日月于上。”[⑥] 也就是说,画有日月的旗帜叫太常。太是太阳,常是月亮。常指月亮很可能是因为古时与“蟾”同音或音近。或许是因为月亮有阴影,看上去像有一只蟾蜍,或者因为月亮的圆缺使古人联想起蟾蜍肚子的鼓胀与紧缩,故而古人编造出月亮里有蟾的故事来,并以chan来指代月亮。文字出现之后的很长时间里,通假字的使用概率很高,因而也就用“常”来指代月亮,可谓是“婵(蟾)娟”的前身。因此,文献中出现的无论是常羲,还是常和(嫦娥),都与月亮有关。
    在羲、和前也有不加“常”而加“姮”的,因此由“常和”演变的“嫦娥”也写作“姮娥”,《淮南子·览冥》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⑦]姮是月的音变,姮的古音不读heng,读yuan,从墙垣的“垣”可以看出从“亘”的字曾经读yuan,只是后来才演变为heng,所以姮娥又写作嫄娥。无论是在羲、和之前加“常”、“姮”还是“嫄”,都是表示月亮的意思,其中姮、嫄直接是“月”的音变。
    加“伏”字来表示太阳神格,是因为“伏”与太阳有关。目前依然有一些与太阳有关的词汇都用“伏”字,如伏天、伏日、伏旱、伏暑。伏天是农历夏季最炎热的时候,分三个阶段,叫三伏天,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另外,扶桑与太阳的关系众所皆知,日出扶桑的神话传说家喻户晓,太阳是从扶桑树升起的,扶桑就是太阳之桑。此处扶桑的“扶”与“伏”同音,当是同音异写。不仅如此,扶桑也写作榑(fu)桑,可见古代在很多情况下只注重音,对于具体用哪一个字不是很在意。至于为什么“伏”与太阳有关,我们也可以从“常”指代月亮得到启示。古人认为月亮里有蟾蜍,太阳里有乌鸦,因而用“乌”来指代太阳,“伏(扶)”正是由“乌”而来。“乌”与“伏”的声母很可能经过了w—h—f的转变,目前在南方很多地方w、h不分,比如“王”与“黄”同音,而很多地方又h、f不分,比如“飞机”念为“灰机”,“湖南”念为“弗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