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对话”塞万提斯 “咀嚼”堂吉诃德——《光明人物》版专访董燕生(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赵一龙 参加讨论

    董燕生:我们曾经多次想直接使用西班牙语国家为外国人编写的教材,但是行不通。那些教材几乎全部都是针对欧美地区的,那里的大部分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相互之间均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而且人们的文化传统也差别较小。
    于是,我只好自己动手编写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资料。一旦动起手来,才发现困难重重,而且越是初级阶段,越觉手足无措。你想,怎么才能叫一个对西班牙语一无所知的成年人开口说这种语言呢?首先遇到的就是发音问题,只能先选择那些包含与汉语音素相近的短小词汇,组成语法结构简单的短句,而且还必须是常用的话语。做起来,简直就像海底捞针一样。然后,你还得花样翻新地编出各种练习,引导学生反复操练。
    好了,这个问题不能继续展开,因为太艰涩枯燥了。还是简单说一下西班牙语教学当前的困难吧。我认为,最大的困难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应该迅速而持续不断地提高质量,二是在年轻教师当中坚持不懈地培养高度的敬业精神。就前者而言,目前的条件比我们当年不知改善了多少,无论是国内深造还是出国进修,条条道路都通畅。第二点就难了一些,看来与整个社会上的浮躁气氛有关,那我就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了。
    《光明人物》版:现在,提到《堂吉诃德》这本世界名著,许多人都会想起刚刚去世的杨绛先生。此前,您对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版本提出了一些基于学术的异议,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许多年过去了,您是否愿意在就此事,或者关于《堂吉诃德》在中国的众多流传版本为我们进行一次梳理?
    董燕生:十分遗憾,我无法进行这种梳理,因为除了你提到的那个译本,我没有拜读过任何别的一种。前面我说过,我的主要精力倾注在教学上,没有过多时间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这属于翻译批评范畴的工作,应该由相关专家去过问,如果咱们这里有这种专业的话。
    至于那场争论,已经过去多年,不必再旧话重提。其实,我本人并没有参与进去,只不过是在记者采访我时,谈了一点自己的看法,没想到居然引起轩然大波。有趣的是,那些讽刺挖苦我的“资深”诸君,没有一个是懂西班牙语的。而且,在他们的文章里,除了扣了一些“大帽子”之外,没有触及我提到的任何一个学术问题。
     
    (董燕生,1937年6月生于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1996年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西班牙语》(1~6册,董燕生编)获1992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2000年11月6日,获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国王授予的依萨贝尔女王勋章;2001年9月,译著《堂吉诃德》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第二届鲁迅文学奖1995—1998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现代西班牙语》(与刘建合编)获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