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应该而且必须公正无私,但也不能对罪犯过于严酷;执法如山固然可嘉,可与人为善更易扬名。宁因恻隐之心低垂权杖,也不为金钱财货贪赃枉法。 要是不巧赶上裁决你的某个仇人,你必须捐弃前嫌,据实宣判。事关他人,不要被一己的私情蒙住眼睛。一旦出现这种失误,大多不可挽回;如想补救,必将损名又破财。 ………… 对于被判服刑的人不该恶言相辱;他狱中受苦已经够倒霉了,何必再加上狠狠呵斥呢!(II,42) 再看看书中关于完美人格的界定: 有的人踏上雄心勃勃的坦途,有的人攀登趋炎附势的阶梯,有的人依靠伪善狡诈的手段,有的人虔诚敬神走向天国;而我,由福星指引,选择了游侠骑士的崎岖小径;为了事业,家业财产可以弃置不顾,但是名誉不容分毫有损。我救助过困厄之人,匡正过不义之举,惩戒过狂徒,战胜过巨人,摧毁过妖魔。我满怀绵绵情思,因为所有的游侠骑士都必须是情种。我尽管缱绻缠绵,却绝非那种轻薄之辈,而是心神向往、恪守礼仪。我从来都是一心向善,设法有利于天下,而绝不加害于人。一个这样想、这样做、这样律己的人是否就应该被称作傻瓜白痴,还请公爵及夫人二位贵人明断。(II,32) 即使在今天,在所谓的世俗功利主义观念中,又何尝不是把这种品格高尚的人看作白痴、傻瓜、疯子呢? 由于篇幅限制,我不能举出更多的例子,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尽管塞万提斯提笔时,目标定的很有限,但在写作过程中,他不可避免地会把自身的人生感悟融入作品。而塞万提斯自己恰恰是一个追求高尚、人品超群、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人,于是便身不由己地借书中人物之口娓娓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遍布书中各处的这类掷地有声的至理名言,通过一个虚拟的疯子之口说出,而且语气庄重严肃,在当时污秽恶浊的社会氛围烘托下,便发挥了一箭双雕的效果:一方面,庄谐反差,增添了小说的戏谑色彩;另一方面,善恶对比,凸显了作者惊世骇俗的良苦用心。 塞万提斯是一位深受欧洲文艺复兴风潮影响的文人。大家知道,这场思想文化运动吹响了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号角,意欲同弥漫着愚昧、专横的中世纪彻底决裂。当时的有识之士迫切希望把人们从神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充分调动人性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作为大写的“人”,自由而豪迈地矗立于天地之间。 塞万提斯借堂吉诃德的形象勾勒出的高尚品格,恰恰是他对世人的热切期许,因为那是创建一个平等、自由、和谐的新社会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光明人物》版:您以前提到过中国和西班牙的文化交流处于一种“入不敷出”的状态,目前中国方面翻译西班牙语的能力还不强,西班牙方面懂汉语、研究中国文化的汉学家也很少。这些都限制了中国文化在西班牙的传播和推广。今年恰逢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您觉得如果以此为契机的话,该如何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董燕生:要想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固然离不开高质量的翻译队伍。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迅速、持续地提高当代中国文化的质量和吸引力。否则,翻译家人数再多、水平再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