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在《旧金山书评》(六卷五期)发表评论《在台风眼里》。五月,评《不受欢迎的缪斯:上海和北京的中国文学,一九三七-一九四五》(《亚洲研究》四十卷三期)。十一月,发表评陈赐恩的《一九四九年以来的中国教育:学术与革命模式》和罗伯特·泰勒的《中国的知识难题:政治与大学招生》(《看世界》一九八一年十一月)。 翻译黄春明《阿屘与警察》(Ah-ban and the Cop)和朱立立的《南瓜》(The Pumpkin),分别发表在《笔会季刊》夏季号和冬季号上。所译萧红《回忆鲁迅先生》(A Remembrance of Lu Xun)和杨绛《干校六记》,部分译文发表在《译丛》十五卷和十六卷上。所译方之的《内奸》(A Traitor in the Ranks)收入《一九七八-一九七九年中国获奖短篇小说集》(外文社熊猫丛书)。 一九八二年,四十四岁。葛浩文英译《萧红短篇小说选集》出版(外文出版社Chinese Literature Press, 英译名Selected Stories of Xiao Hong),其中收入《王阿嫂的死》、《桥》、《手》、《牛车上》、《家族以外的人》、《逃难》、《朦胧的期待》、《北中国》、《小城三月》等小说。译者在前言中指出,从题材来看,萧红一般写的是底层妇女的不幸,她的故事几乎总是悲剧,很少写出能发生变化的希望。萧红对男权“封建”社会种种恶行的揭露,有着革命性的意义。“萧红不仅是一流的小说家和艺术家,因为她能用文字画出生动的风景,她还是文学天才”,时逢战乱,又英年早逝,萧红文学天才没能充分见诸文字。(24) 是年,葛浩文以“关于《萧红评传》”为题,致信《东北现代文学史资料》,就萧红相关的问题,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提出补正。(25) 二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表讲演,题为“老前辈回顾过去:文革追忆”(The Old Guard Remembers:Reminiscence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五月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发表同题讲演。夏,在柏林发表讲演,题为“谁是郎华,在此何为?”(Who Is Lang Hua and What Is He Doing Here?)发表《台湾乡土作家黄春明》(《海峡》第一期、《台湾日报》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一日至四月十四日)高度评价台湾小说家黄春明,说他“写的是台湾那里的家园,那里的风俗习惯,那里的不平,那里的美和那里的人——主要是写人,这方面他是无与伦比的……我认为即使他今天就停止写作,他已经用他的台湾乡土小说为现代中国的文学和社会史,留下了具体的贡献了! ”(26)评高信生的《李汝珍》(《今日世界文学》春季号)、古德曼(Merle Goldman)的《中国的知识分子》及史景迁的《天安门》(《看世界》一九八二年八月)。 同年,为《中国时报》开设专栏,评论东欧作家,如米兰·昆德拉等,历时三月有余。翻译东方白的《奴》(Slave),发表在《笔会季刊》冬季号上。所译萧红《朦胧的期待》(Vague Expectations)收入六月英文版《中国文学》。 一九八三年,四十五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客座中文副教授。三月,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讲演,题为“中国文学的现当代”(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eriods in Chinese Literature)。四月,应美中人民友协之请在旧金山发表题为“当代中国文学”(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的讲演。合编并撰稿的纪念文集《永不消失的余韵:许芥昱印象记》经香港广角镜出版。发表《萧红绝笔?》(《七十年代》第一期)、《黑暗之舞》(《世界日报》五月十六日)、《黑莲花的故事》(《中国时报》六月七日)、《文坛交游录末一章》(《联合报》七月三日)及《舍三个中两个》(《中国时报》九月十一日)等文章。评论胡志德(Theodore Huters)的《钱锺书》,梅仪慈的《丁玲的小说:现代中国文学的意识形态与叙述》、《毛泽东的收获》及《二十世纪的中国戏剧》,文章分别发表在CHOICE杂志的一月号、三月号、十一月号和十二月号上。评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与《台北人》(《今日世界文学》冬季号)、姚明乐的《林彪的阴谋与覆灭》和梁衡与沙博理(Judith Shapiro)的《革命的儿子》(《看世界》九月)。与刘绍铭合译袁琼琼的《无法形容》(Beyond Words)发表在《笔会季刊》的夏季号上。英译黄春明《我爱玛丽》(I Love Mary)收入刘绍铭的《薪火相传:一九二六年以来的台湾小说选》。 一九八四年,四十六岁。一月,在华盛顿大学发表讲演,题为“女性自传”(Women's Auto-biography)。创办杂志《现代中国文学》(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出版十卷停刊,后由他人接手更名为《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27)任旧金山州立大学现代中国文学中心主任(至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在爱尔伯塔大学讲演,题为“一个译者的告白”(Confessions of a Translator)。发表《正义和公道的寻求》(《中国时报》四月五日)。 同年,葛浩文英译杨绛《干校六记》出版(出版社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英文译名Six Chapters from My Life “Downunder”)。史景迁为之作序,说杨绛的《干校六记》与二百年前沈复的《浮生六记》语境迥异,但文脉相通,杨绛的文字弥漫着一股清香,其从容不迫的描述将一场浩劫消弭在无形之中。杨绛不是沈复,没有满腹的牢骚,她独特的幽默感和文字下面暗藏的犀利更是沈复所不及的。序文指出,杨绛很好地描述了知识分子、农民、国家之间的关系,语言洗练,在中国文学里是少有的作品。最后史景迁高度评价葛浩文的译文,说他在译文中再现了杨绛的弦外之音。(28)葛浩文在“译后记”里写道:“凡是熟悉钱锺书作品的读者,尤其是他的《围城》,都知道他的文字不能总是照字面来理解。妻子杨绛就‘文革’期间两人的生活及那漫长的回忆写出一部书,仿沈复的《浮生六记》,取名《干校六记》,钱锺书为之作一‘小引’,说‘《浮生六记》——(是)一部我不很喜欢的书’。读到这里,我们一定要知道,其实从反面来理解,可能更接近真相。从很多方面来说,杨绛的描述,既是杨绛的,也是钱锺书的。这不是要从作者的专业表演上分散注意力,而是要指出这对夫妻的相互影响。”接下来是葛浩文对《干校六记》的分析。他写道:“杨绛的《干校六记》写得炉火纯青,其幽渺的、近乎寓言式的风格,有力地见证了‘文革’的疯狂。慢慢品读,还能从中读出额外的意义:话里话外暗指整个革命过程。作者选取无足轻重的琐事来描写干校生活。与一九七七年之后几年的‘伤痕’文学有所不同,文中对‘四人帮’一字未提。作者间接地提到江青,说有个当地人称为虎山的地方,狗极凶恶——不禁让人联想到江青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葛浩文对中国问题研究之深入,令人叹服。接下来他又指出:“说杨绛文风低调,幽宛,这话也不够全面。说她回避当时重大的问题和关注,那就更是文不对题。虽然写的是极为个人的经历,表面上又波澜不惊,但说到底,这才是这部书的张力所在,更不用说作者偶尔还要写上几句辛辣的、相称的评语。”(29)葛浩文还写到《干校六记》提及的几个话题:知识分子与农民互不信任,格格不入,人才浪费,乡村的落后,“运动的性质”,人在运动中的嘴脸,夫妻的依恋,人的韧性。他还提到,照字面翻译《干校六记》,英文是Six Chapters of a Cadre School,对西方读者来说,a Cadre School就不如“Downunder”来得明白。最后是为帮助读者理解所提供的背景说明(Background Notes),对读者可能缺乏的背景知识,如“赤脚医生”、“下放”、“五一六”、“牛棚”、“三反”等,一一作出解释。 是年,晋升旧金山州立大学中文正教授(至一九八八年)。中文文集《弄斧集》在台湾出版。评科林·麦切拉斯(Colin Mackerras)编著的《中国戏曲:从其发源至今》(《今日世界文学》夏季号)。英译林斤澜的《记录》(The Transcript)收入《玫瑰与荆棘》。 一九八五年,四十七岁。《萧红评传》经北方文艺出版社再版。葛浩文在序文中指出:“在分析萧红的文学作品时,我着重于自己的艺术分析多于社会性的演绎,这也并不等于我完全忽视社会性的因素,只是因为我相信萧红的作品如‘艺术品’处理自会比当作‘社会文件’处理来得有效。”(30)文中提到为其撰写《萧红评传》提出意见并以资料相助的作家与学者: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其《萧红小传》是葛浩文初期萧红研究的重要资料)、罗烽、白朗、黄源、周海婴、丁玲、王观泉、肖凤、陈隄、铁峰、丘立才、卢玮銮、刘以鬯、丁言昭、戈宝权等。 夏,在丹佛发表题为“中国的作家与国家”(Writers and the State in the PRC)的讲演。《作为艺术的生活:萧红与自传》(Life as Art:Xiao Hong and Autobiography),收入《妇女与中国文学》(Women and Chinese Literature)。发表文章《许芥昱与现代中国文学》(Kai-yu Hsu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中文教师协会会刊》二十卷一期)、《惧高有理》(《中国时报》一月三十日、《中报》三月四日)及《捷克小说七部曲》(《中国知识分子》第四期)。评论亚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推销员在北京》(《今日世界文学》春季号)和宋祺与闵福德编《山上的树:中文新诗选》(CHOICE十一月号)。英译王蒙的微型小说(Fables of New Cathay)在ZYZZYVA秋季号上发表。又译袁琼琼的《掏耳朵》(A Lover’s Ear)和《看不见》(Not Seen),译文在《亚太季刊》十七卷三期上发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