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戏剧化、奇遇化叙事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知青文学”、“伤痕文学”的共同特点,其主人公的人生遭际常常充满了不可思议、常人难以想象的奇遇。这个时期的知青作家到底为什么如此偏好戏剧性的场景和情节,是一个非常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它也许反映了知青一代蔑视平淡、庸常的日常生活的价值取向。 ②在《晚霞》和《公开的情书》等作品中,作者经常非要让笔下的人物把作者自己想要讲的话全部讲完才结束某个章节。 ③这个特点在《晚霞》中就非常突出。比如第一次与李淮平(第一人称叙述着“我”)见面时,女主人公南珊就结合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来分析莎士比亚:“恩格斯说过:资产阶级的伟大人物并不仅仅属于他自己的阶级,他们属于整个人类。”南珊居然还知道马克思手稿中有关于莎士比亚的专论,会背诵《自然辩证法》“导言”里的话。但她同时又信仰基督教。 ④这种追求宏大的审美倾向在作品的景色描写中也能看出来。结合张承志和梁晓声等人作品中的景色描写,可以发现相当数量的知青作家好像都不甘于描写“平庸的”景色,仿佛只有壮美的景色才可以和他们博大深刻的思考相匹配。 ⑤对“文革”“知青”这段历史的道德化、抽象化处理在今天依然活跃的著名知青作家梁晓声那里就表现得非常突出,不仅梁晓声80年代和90年代的知青作品(《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年轮》),即使是其最近发表的《知青》(以及同名电视剧),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 ⑥以上两段论述参见拙文:“作家的边缘立场与文学的批判精神”,《探索与争鸣》1(2011):64-68。 ⑦参见拙文:“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的二元对立”,《文艺评论》3(1987):37-42;与“作家的边缘立场与文学的批判精神”,《探索与争鸣》1(2011):64-68。当然,对于文学创作中历史尺度和道德尺度的关系模式的上述概括和描述,是非常初步的,实际情况肯定要复杂得多。比如,在历史和道德的二元对立模式与道德尺度压倒历史尺度的模式之间,就存在非常明显的过渡性,两者之间的界限经常不是十分明确的:道德尺度强化到一定尺度就破坏了二元紧张的结构,导向道德压倒历史的模式。因此,我们应该在具体的作品解读中灵活使用这种模式分析法,模式的意义是帮助我更好地把握社会现实与艺术世界,而不是为了模式而牺牲社会现实与艺术世界。 ⑧顺便指出,王若水拿“四人帮”作为例子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四人帮”不是一个理论概念,不能用作普遍有效的标准。 ⑨参见余虹:“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南方周末》2007年5月30日。 ⑩参见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文化与公共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290-337。 (11)参见礼平:“谈谈南珊”,《文汇报》1985年6月24日。礼平在援引南珊的话为自己辩护的时候,带有明显的选择性。实际上,他的小说中的同一个人物(南珊)既说过自己深深爱着上帝,也说过在信仰的问题上中华民族有更好的传统(言下之意是自己并不信仰西方的宗教)。 【参考文献】 [1]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 [Li, Ping. When the Afterglow Disappears. Beijing: China Youth Press, 1981.] [2]——:“谈谈南珊”,《文汇报》1985年6月24日:4。 [- - -.“A Comment on Nanshan. ”Wenhui Daiy 24 June 1985:4.] [3]若水:“南珊的哲学”,《文汇报》1983年9月27、28日。 [Ruoshui. “Nanshan's Philosophy. ”Wenhui Daiy 27&28 September 1993.] [4]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290-337。 [Tyler, Charles.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 Culture and Publicity. Beijing: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290-337.] [5]余虹:“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南方周末》2007年5月30日:D31。 [Yu, Hong. “There Is Still A Love Unfamiliar to Us. ” Southern Weekly 30 May 2007:D3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