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关王朔指斥金庸的争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支持王朔的高亢嗓门。有两家报章分别以《王朔有知音袁博导抨击“金大侠”》(11月15日《扬子晚报》),和《学术界向金庸发难博导...
(一) “后金庸”时代是相对于金庸时代而言的,它们之间具有难以切割的血脉关系。前者潜存的问题和危机很大程度上就直接渊薮于后者,从它那里找到解释。因此,我们的探讨有必...
举苏轼、佛印“八风不动,一屁过江”的故事,比喻王朔对金庸的争论,够俏皮的。以这两位才士禅僧的往来诘难编故事,本为南宋说话人的故伎,尽管佛印未尝到黄州。但“一屁过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当代文化也一步一步地走出了以政治为主导的一元整合文化的局囿,进入多元并存的时代。20 世纪90年代以来,基本上形成了一种一分为三...
当今之事,足为“人心世道之隐忧”者至多,最使我们几位朋友谈起来便痛心的,乃是,黑幕派的小说的流行,及武侠小说的层出不穷。这两件事,向来是被视为无关紧要,不足轻重的...
在《金庸梁羽生合论》中,梁羽生说过这样一段批评金庸的话: 金庸初期的小说(在《射雕英雄传》之前),大体上也还是正常武功的描写,笔下的英雄尽管招数神妙,内功深厚,也还不...
勇 武,是侠的最重要资源之一,但却不是必要的构成,对于武侠文艺它才是不可缺的要素。勇,则与侠不可分,无侠不勇,无勇非侠,勇在武之上。 何谓勇?按照蒂利希的思想,勇,就...
如果不带任何偏见的话,人们都能看到武侠小说在市场上走俏的事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之初,敏锐的文学研究者就己经指出: 武侠小说作为文学殿堂中的一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侠义是人类的善良天性,行侠仗义、抱打不平、除暴安良、舍生忘死,历来是人们传颂不绝的美德。这种善良天性和美德,构成了侠文化的基石。中国先秦的侠文化,为墨家所积极倡导...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武侠小说的爱好者。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读到了贵刊2004年第2期上刊载的李秀萍先生的大作《消费时代的文化资本之争—也谈金庸小说经典化》,甚有收获...
家炎兄: 大文《就(铸剑与金庸小说再答袁良骏先生》(下称《再答》)已拜读,谢谢。弟深感遗憾的是,吾兄那枝生花妙笔简直变成了魔术师手中的指挥棒,吾兄笔下的学术则几成诡辩术...
金庸武侠小说批评是目前文学评论界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面对同样的文本,同样的文学现象,不同的批评家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评论结果:赞赏的一方将其奉为经典,反对的一方却斥之...
一 这是一场笔墨官司的旧话重提了。 那是1994年10月 25日.在北京大学授予金庸名誉教授称号的仪式上.严家炎先生发表了题为《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的贺辞.为金庸的武侠小说加冕说...
金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一直风靡海内外的华人世界。我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其审美内涵。 1、从现代神话到对远古神话的回归 从本源上说.武侠小说是一种现代神话。正如卡西尔所...
武侠小说的创作目的和读者阅读的目的虽然都指向娱乐,,但优秀的武侠小说应当在娱乐之外还能给人以理想主义、人文精神的召唤。文学是人学,它的表现对象是人,是人的思想感情...
日前.王朔与金庸之争仍是文坛关注的焦点之一。当事人双方都表现出良好的心态:金庸表示与王朔个人没有恩怨.王朔则表示无意对金庸人身攻击;金庸表示王朔文章中的某些观私案是正确...
1,《偷天弓·换日箭》 时未寒著,《今古传奇·武侠版》2004年第1-11期 承温、黄之余脉,直续金、古。时未寒无疑是当今武侠作家中最善继承混融者。不败的神话明将军,依稀古、温小说...
最近,王朔与金庸的论战引起文坛关注,是有道理的。从表面上看,这是两个作家个人之间不同审美趣味的争执,但从深层看,这却是主导中国当代文坛的不同文学观念碰撞的结果。...
有文坛争鸣现象以来,涉及的读者面最广、参加的人数最多的,恐怕当属二十世纪末的关于金庸小说和金庸现象的争鸣了。 金庸,原名查良铺,1924年生于浙江海宁。中学期间抗战爆发...
“大陆新武侠”概念的提出的确相当重要.一是呼唤大陆能够出现与港台地区相媲美的武侠小说大家;二是呼唤武侠小说创作有新的突破。在武侠小说创作几乎模式化的今天.大陆作者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