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统计分析已经成为现代语言学中必需的研究工具,统计学的应用极大提高了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Vaclav Brezina编著的《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学--实用指南》(Statistics in C...
摘要:祈使构式是以突出动作行为为特征的强动作构式,它要求谓语必须是由述人、可控的强动作动词充任。但事实上,能进入祈使构式谓语位置上的动词并非都是述人、可控的强动作动...
摘要:文章对汉日三种称谓语境下不同形式的用法、功能和认知视点展开分析和对比,发现汉语的视点主要是与语言形式有关,而与称谓语境并无多大关联,其光杆名词是可借位视点,直接组...
摘要:汉语中有些不及物动词能够带施事宾语,其中具有物理空间移动意义的一类不及物动词可以称之为“移动义两用动词”。这些动词在语义上必然包含处所格,在句法上这些处所成...
摘要:语言的递归性一直是当代语言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递归性是否是人类语言的本质属性”这个问题成为语言学界争论的焦点。有研究者提出儿童对递归结构掌握较晚...
内容提要: 语用学从学科命名、发展路径、理论来源到研究对象和方法都具有多面性。当代语用学是独立的语言学和语言科学,也是交叉学科领域和一种跨学科视角;它是科学,又是理...
摘要:虚词的义项分合在学界一直存在分歧。研究虚词时,研究者常把句义归为虚词的意义,造成虚词超负。通过语用预设理论来研究现代汉语副词“还”,发现“还”字句都存在一定的预...
摘要:话题标记介词框架"就X来说"与"从X来说"既有差异性也有趋同性,从基于语感的传统分析看"就X来说"强调针对性,"从X来说"强调表达视角。但在现当代汉语中二者有趋同倾向,这有违语...
摘要:符号修辞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借用符号表达思想的基本方式。语言是人类使用符号的主要形式,是人类思想的重要载体,但是,语言符号因使用者的民族不同而具有多样性。修辞...
摘要:量度形容词单独使用时凸显的是某类实体的性状特征,具有描写功能;一旦作为语素构成对举两字组,某种性状特征的两极对举构式激活了自身蕴含的可量度性,语义整合发生转指,特...
摘要:提要汉语修辞研究传统上集中在对修辞格或文体风格等方面的考察,没有从人类行为的高度看待修辞现象。修辞是一种人类行为,言语行为是其基本构成及分析单位。这也是修辞...
摘要:真正重视修辞特征的论辩理论,如亚里士多德和凯姆·帕尔曼(ChaimPerelman)的论辩理论,它们在思考论辩如何展开以及如何对论辩加以评价时,都极为重视受众的作用。就受众这...
摘要:'每'是外部量化的全称量词,'都、皆、所有、全'是内部量化的全称量词,根据句法规则,两类量词不共现,但基于修辞动因,会有表语用强调的少数共现用例。'所有、全'与'皆、都'可以...
摘要:语义、句法、语音等相关证据显示,上古汉语否定不定代词“莫”由“无或”逐渐融合而成,“莫”结构式来自否定存在结构。从历时类型学的角度看,古今汉语否定不定代词总体上...
摘要:本文梳理了汉语“一锅饭吃十个人” 这类受施结构的研究, 分析了现有研究的利弊, 从汉语自身理论——音义互动规律角度, 分析了汉语“一锅饭吃十个人” 的语用含义、 语义限...
摘要:复杂名词短语限制(complex noun phrase constraint,CNPC)指关系小句中的名词性成分不能从小句中提取出来作为主句话题。汉语中一些包含关系结构的句子可以违反这一限制。文章首先依据...
摘要:“无怪乎”从跨层结构短语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街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涉及的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有:跨层结构词汇化、分界转移引发附缀化、语境吸收诱发关联化、韵律制约导致...
摘要:隐喻是《楚辞》写作的诗学机制,隐喻翻译直接关乎目的语读者对《楚辞》内涵的理解与领悟。隐喻翻译应兼顾隐喻目的,以传递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为旨归。以认知语言学...
摘要:"假+NP"源于2017年初的网络流行构式"我可能V了假N",同时作为一个网络语在日常生活中流行起来。"假+NP"中形容词"假"具有搭配广泛性和能产性的特征。"假"作为一...
摘要:有定性是语言学研究中的经典问题,具有类型学意义上的共性特征。过去的研究视其为语法范畴或语义范畴,都有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或问题。有定性作为语法范畴,无法解释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