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的明代,《二十四诗品》的出版使得中国诗学和诗歌技巧的文集得以充实。当时,《二十四诗品》被归于唐代诗人司空图(字表圣,837-908)所作。这是由二十四首论诗诗组成的组...
明李日华《南西厢记》传奇是当今昆曲舞台上《西厢记》演出的主要剧本来源。在李日华《南西厢记》的现存诸版本中,南京图书馆所藏梁辰鱼批订《仇池洞天李西厢藏本》(简称“梁...
引 言 在古代文学诸体裁中,词体相对后起,所以对于其它体裁的借鉴也往往成了词体变革的重要手段。宋词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柳永引赋法入词、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等...
《楚辭》原本是發源於楚國的一種詩體,後人匯錄屈原等人的楚辭創作,冠之以為書名,遂沿用至今。擺在讀者面前的這部明刻朱墨本《楚辭》十七卷,以漢代劉向、王逸所編為準,收...
关于八股文的源流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不少说法,如经典注疏说、古文说、律赋说、墨义说、经义说等等,其中经义说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但这些说法都是抓住八股文文体的一个特点...
《海烈妇传奇》,现存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梅花庵刻本,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部(索书号:10793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索书号:863.67/3423 09260)、上海图...
把《文心雕龙》与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联系在一起,是否有点奇怪?有点勉强?有点不着边际?总之,这个题目能成立吗? 刘勰《文心雕龙》一书对先秦至东晋宋齐间的中国文学史(以...
一问题的提出 世人多提唐宋诗之争,而将唐宋文章合为一体,日人内藤湖南氏以为唐代属于中古,宋代属于近古,唐文、宋文不能合为一体。我赞同斯说,以为唐文乃中古之文,宋文有...
一、 引言 目前已问世的大量新旧中国文学史,不外乎断代史与通史两类。断代史固然以政治上的朝代史为始终,通史也基本上按照朝代的框架进行叙写。诚然,“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文渊阁四库全书》全文检索电子版,学人称便,故查阅古籍,多所使用。《四库全书》所收书,皆经四库馆臣校勘。《四库全书考证》即是各书的校勘记。但《考证》非常不完备,所...
杜甫曲江七律三题四首,《曲江二首》、《曲江对酒》、《曲江对雨》,作于一时一地,题目、文体、题材、意境,皆一以贯之,具有整体性,实为一组七律组诗。 安史之乱与玄肃之际...
屈大均于顺治七年庚寅(1650)弃诸生出家,后又还俗归儒。他出家前不叫大均,这是诸多文献资料可以证明的。例如《宣统番禺县续志》卷18《屈大均传》载: 屈大均,字翁山,又字介子...
20世纪初年,蓬勃发展的白话文运动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时代潮流;与此同时,戏曲改良运动也随之兴起。“白话”和“戏曲”作为两种极为有效的启蒙工具,颇受清末启蒙思想家青...
一 唐宋筆記類著作内容之差異 我在《唐人軼事彙編》的《前言》中曾對編纂目的有所説明,這次編纂《宋人軼事彙編》,用意自然相同。 研究歷史人物,如果僅依正史上的記載進行考...
忆古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昭示了当下的不圆满,以及回忆者的不安和焦虑。所以我们常常见身处末世、历经战乱的人怀念盛世的富足与和平,而少见与之相反者。宋代禅林笔记从一开...
严羽在《沧浪诗话》“辨体”篇中提出“陶体”的概念,虽然没有具体的解释,但确实看到了陶渊明诗歌自成一体的事实。南朝至唐宋诗歌史中效“陶体”现象的客观存在正是“陶体”...
由陈耀文编纂、成书于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的《花草粹编》,是明人所编词选中规模最大、也最富有学术价值的一个选本。清代官方编集的《四库全书》,于词曲部甄选甚严,历代词...
《红楼梦》的版本、译本和文本研究,构成了这部伟著在世界传播、被广泛解读的复杂系统。从目前资料来看,对这三者的分别研讨,代有其人,著述纷陈,而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特...
唐人创作齐梁体诗歌数量较多,且自盛唐至唐末代不乏人,然而后人对唐之“齐梁体”诗体特征之认识存在着不少误区,有人将唐“齐梁体”诗律视同齐之“永明体” [1] ,也有人将杜...
一 唐宋筆記類著作内容之差異 我在《唐人軼事彙編》的《前言》中曾對編纂目的有所説明,這次編纂《宋人軼事彙編》,用意自然相同。 研究歷史人物,如果僅依正史上的記載進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