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巫歌》可能是近几年来的一个重要创作收获,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这部作品丰富了我们今天整个文学格局的类型,它以一种非常奇异的面目,非常独到的文化色彩,文化...
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的欧风美雨,尤其是其间美国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所挟带的痛苦的死亡风暴刮过中国的原野,直接启迪、激荡、复苏着一代女性作家身体和记忆中充塞的...
如果有人问我近几年最喜欢的小说作品是哪一部,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望断南飞雁》。 作为一个经常阅读文学作品的人,我一直渴望能够遇见彻底击中自己心灵的作品,期待它...
20世纪80年代初,国门初开,大陆学界由港台文学研究延伸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之所以用“华文”而非大陆惯用的中文来称谓,乃是海外各国采用汉字治文学的几乎都是华人。华人...
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初开始,红柯就以其展示西部独特自然和人文风貌的长短不一的小说,确定了自己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特殊地位。人们很容易将他视为如闻捷、昌耀、王洛宾式的西部...
龙应台是台湾著名散文家。我以前读过龙应台的《野火集》和《这个动荡的世界》,那都是激动人心之作,犀利冷峻,无情地解剖和抨击世界的不合理、不如意现象。当时我说,如果读...
这本书是比较标准的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产生的作品,我们有一阵读魔幻现实主义的东西比较多,这个可能是最成功的一部。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小说,大量都是现实主义描写,其中增加...
从1987年海峡两岸开放探亲到现在的大开放、大交流、大发展,两岸间的交流已历经二十多年了。其间,两岸经济交流成绩斐然;文化交流也还活跃,但发展不够平衡,缺乏长远安排,两...
《最后的巫歌》是当前长篇小说创作乃至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是一部非常值得关注的书。作品丰富、扎实、瑰丽、奇谲,既能见出作者的惨淡经营,也表现出难得的匠心独运。作品总...
自现代文体形成以来,马来西亚文学的本质特征乃是如何建构马来西亚国家形象和叙述马来西亚的民族性,而马来西亚文学的成就,在相当程度上也正是立足于民族性视野和诉求,透视...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二十一世纪的《背影》 《目送》很容易让人想起八十多年前,朱自清那篇脍炙人口的《背影》。有所不同的...
这个作品有两点特别突出:首先作品的主题比较含蓄而富有想象,它的隐喻性和辨证性很强,有思想深度,有广阔的视野。第二,我觉得令人惊叹、惊异的是作者的文学语言,可以说“...
台湾诗人古月将四十多年来的诗作,选了九十余首编为一集,题名《浮生》。我接到她越海带来的诗稿,乍一看,不禁慨然。在台湾的当代诗坛,女诗人占了半壁江山。不过细数下来,...
这本书既不是“红宝书”,也不是“白皮书”;里面既没有“生意经”,也没有“升官图”。它是一个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一笔一笔地写给所有中国人的一份沉重的“遗书”,是每一...
在周末热闹的书店,我看见龙应台的淡淡封面的《目送》,是年轻的母亲推着幼儿的背影。顺势倚着书店的墙一口气读完——仿佛又见80年前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父亲拖着臃肿...
这部小说把人类文明进化的时间与历史发展时期交织在一起,并压缩在60年内,作品的容量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容量,它有一个文明进化的内核在其中,因此内容显得非常复杂和丰富。...
池莉的小说,总是受欢迎的。只要是她写的东西,一旦发表,要么被转载,要么得“大奖”,要么被改编成电视剧,要么给评论家提供命名的依据或玩话语戏法的道具,绝不会是悄没声...
一个是受过中国传统教育但有着开放心态的作家母亲,一个是满脑子西方文化观念的儿子,当龙应台发现自己与儿子安德烈存在年龄与文化“代沟”时,她试图沟通。让龙应台始料未及...
近日,作家张翎的小说《金山》被指抄袭,引起各方关注。网友“长江”在博客上发表了相关文章,认为《金山》在构思和大部分情节甚至细节上,与一些加拿大华裔作家的英文作品完...
越是具有特殊性的作品越具有普遍性:假如能够证明某种特殊性存在的理由,能够进行深入的开掘,证明它的价值,这本书就具有这样的普遍性。作家的社会身份和写作身份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