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龙应台:刚性中的柔情——读龙应台《目送》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朱秀霞 参加讨论

    在周末热闹的书店,我看见龙应台的淡淡封面的《目送》,是年轻的母亲推着幼儿的背影。顺势倚着书店的墙一口气读完——仿佛又见80年前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父亲拖着臃肿的身子,费着劲翻栏杆为即将远行的儿子买橘子。80年后,一向“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龙应台笔锋一转,忽然“俯首甘为孺子牛”,成就了这本堪比《背影》般动人心弦的温情《目送》。
    早已习惯了审视公共领域时异常犀利的龙应台,我有点不太习惯转型关注私人领域的《目送》。似乎她自己也不习惯。在《目送》中,她敞开心扉,细腻书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远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自己的脆弱与失落,还有无奈的放手等诸多心境。她不敢在公共场合讨论该书。“《目送》完全是暗夜行山路的文章,完全是利己的。”书中溢出的过于浓稠的情感度,吓怕了她自己,如同杨绛的《我们仨》,流溢着止不住的无奈与心疼。
    《目送》由70多篇散文组成,牵系三代人:往上看的是逝去的父、老着的母,审视的是自己即将迈入的老年;往下看的是青春的儿子,回忆自己的年少。游走在女儿和母亲双重角色中的龙应台,身处人生这个阶段,四处苍茫,唯有拿起画笔,蘸满情感,勾勒出一次又一次目送的“背影”。
    我最喜欢开篇的《目送》一文——据说早已红遍东南亚的网络,写为人母的龙应台目送着渐行渐远的儿子去异地求学;她记起当年,父亲目送着离家求学的自己;她想起几年前,目送着棺木中的父亲——是她第一次目送至亲的死。人生五十多才面对生死离别,到底有点迟了。作为台湾的外省人,龙应台在台湾只有父母、兄弟。她从未目睹过亲人离世,直到父亲逝世。在那之前,她极爱站在高处,审视批判这个社会。她最后一次目送完父亲,目送长大远行的儿子,有太多的无奈和失落,却必须放手。
    于是她开始学着咀嚼生活,包括生离死别,懂得了:“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在《雨儿》、《胭脂》中,她年迈的、患了老年痴呆症的母亲是女儿的“老小孩”。她牵着惶恐不安的母亲的手,走在川流不息的香港车站,带她回家。她提前24小时和母亲道别,给皱纹密布的母亲涂粉红的指甲油和润润的口红。她哄着她,就像当年母亲哄着儿时的她一样,耐心、细致。
    父亲走了,母亲老了,孩子远行了,她不再沉醉于《野火集》式的文章,转身写《孩子你慢慢来》,又出版《亲爱的安德烈》。《目送》是写三代人的情。
    《目送》没有“龙式龙卷风”的社会议题,不关万千世界,无关国家大事,只谈亲朋。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是永别。龙应台说,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目送》龙应台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年10月出版
    原载:中国青年报 2009年09月29日
    
    原载:中国青年报 2009年09月2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