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学术争鸣] 给予民间文学应有的发展空间 2017-10-17

    80年前,钟敬文先生在《民间文艺学的建设》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名称,指出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内容,“就是关于民间文学的一般特点、起源、发展以及功能等重...

  • [文学视点] 文学批评新的可能:院墙与媒体之外 2017-10-17

    文学批评如何连接读者和作者,如何唤起读者心中文学艺术有所触动却难以言说的部分,以及助使文学参与现实和精神的建构;院墙之外,媒体牵引之外,文学批评者如何找到更具有开...

  • [学术争鸣] 再谈“文学风格” 2017-10-17

    文学风格,是文学活动中出现的文学现象,一般来讲,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一位优秀的作家,其作品成熟的标志便是形成了一种具有高超艺术表现力的、稳定的、独特的风格。所以说...

  • [文坛聚焦] 反思与求变——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方法的再思考 2017-10-17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 [学术争鸣] 中国文学翻译亟待告别“粗糙时代” 2017-10-17

    在近日举行的一场“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上,几位国外翻译家毫不留情地用“太差了”、“沙漠”、“怪怪的”等词语来形容中国当代文学书籍在西方的处境,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

  • [文坛聚焦] 构建有空间维度的中国文学史 2017-10-17

    相较于异常丰富的文学现象与文学资料,当下文学史的研究需要引进新的维度和方法。空间维度的引入不仅仅是一个方法变革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改变文学观念的问题。它会促进和加深...

  • [学术争鸣] 审美是对民族向上智慧的激发(时代需要的美) 2017-10-17

    •尽管美学理论中,“丑”可以作为“美”的一种类型,但真正的艺术表达不是为丑而丑,是要从丑中升华出美的力量 •仅仅满足于“知”是不够的。要进行严肃的艺术创作,必须在掌...

  • [文学视点] 文艺创新要结合时代精神融会传统资源 2017-10-17

    书写时代精神与体现文化传承,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文艺问题时两个不可分割的向度。借鉴传统要立足当代,服务于当代。一方面,当代中国精神要建立在吸纳融化中华优秀传统文...

  • [文学视点] 傅小平:媒介融合生态下,文艺评论何为? 2017-10-17

    文学作品借力影视剧扩大影响力,并带动图书销售,已是近年来图书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稍远有网络小说《琅琊榜》,较近有作家周梅森的《人民的名义》,都是借助于影视剧爆红的典...

  • [文学视点] 韩少功:加工提炼文学的中国经验 2017-10-17

    如果把文坛比作武林,韩少功属于“高手”。这种高,不止是写作技巧的高,也不以作品数量取胜,而是思想和笔力所抵达的境界。 “语言是生活之门。一张张门后面的‘马桥’是无限...

  • [文学视点] 大众文化时代的喜剧意识与审美品质 2017-10-17

    作为新时期以来的主流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神圣、提倡个性、解放思想和加强民主化倾向的积极作用,这对于遭受“文革”重创的人性的重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文学视点] 换副眼光看民国学术 2017-10-17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中西思想文化、旧学新知碰撞、交融发生的“化合”反应,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既有固守传统观念、家数者,也有采用新观念、新...

  • [文坛聚焦] 寻找民族文学的精神原点——以湖南作家的湘西书写为例 2017-10-17

    当前,我国民族文学创作主体在选择坚守还是寻求突破中颇为摇摆不定。换言之,究竟是站在当下、立足乡土,还是跳出本民族的文化场域,寻求更为广阔的个人空间,成了许多民族作...

  • [文学视点] 郑润良:“新农人”形象与新乡土叙述 2017-10-17

    新时期以来,经过“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历史主义小说等创作潮流,当代作家在对80年代以前的20世纪历史的书写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这种成...

  • [文坛聚焦] 论英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 2017-10-17

    摘要: 回顾英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我们看到英国文学因其强大的现实主义传统,其后现代主义试验性相对于美国和法国不那么强烈。英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火花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

  • [学术争鸣] 黄发有:要善于从本土文学资源中吸取营养 2017-10-17

    原标题:要善于从本土文学资源中吸取营养 □黄发有(南京大学教授) 新世纪以来,在产业化与娱乐化的潮流中,随着类型小说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主流,本土文学传统对网络文学的...

  • [学术争鸣] 文学的“批判性”之辩 2017-10-17

    文学写作坚持自己的批判性,并且进一步建构起写作与社会之间的批判性关系,历来都被认为是一个自明性的问题。在人们的印象里,中国文学格外强调兴观群怨,也有所美刺,所谓“...

  • [文坛聚焦] 如何讲述当代中国大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2017-10-17

    核心阅读 中国文学擅长讲述大故事,这些作品往往有着大的历史时间跨度、宽阔的社会和地域背景、剧烈的矛盾冲突以及强大的悲剧感,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文学追求的文学观念和...

  • [文学视点] 自缢:曹雪芹预设的黛玉之死 2017-10-17

    在一百二十回流行本《红楼梦》中,林黛玉吐血死于贾宝玉与薛宝钗婚庆的音乐声中。但这一场景并不符合曹雪芹的人物预设。 根据曹雪芹在第五回的绘画象征与诗歌暗示,我的看法是...

  • [文学视点] 传统文化如何成为网络文艺的“超链接” 2017-10-17

    刚刚杀青的电视剧《如懿传》改编自网络作家流潋紫的小说《后宫·如懿传》,借乾隆后宫展开想象,剧中如懿、海兰、嬿婉等嫔妃的身份、经历皆有历史依据。 网络文艺正频频从传统...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