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试论“词的同一性”的三标准(5)


    3.2 实词和虚词之间
    一般来讲,汉语大多数虚词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在词性虚实变化中,词的意义由泛化到虚化,应该说从词义角度讲,词义变化相当大。吕叔湘《论自由和粘着》一文中认为“实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分开,虚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分不开,甚至没有多少词汇意义”[11]。认知语言学也认为,实词虚化的路径之一是“词义虚化后衍生出表示语法关系的意义。”[12]联系上文来看,前面提到分词应以语义作为首要标准,看词义的发展脉络,寻求意义转变的关键点,那么实词意义逐渐虚化,语法意义产生就应该是一个临界点。从虚词来源看,有两种情况(1)实词虚化(2)实词假借,如“夫”:“丈夫、男子”、“句首语气词”;“耳”:“耳朵”、“句末语气词”。后者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我们重点来看实词虚化的例子:
    被1:被子
    被2:①遮盖:植被②遭遇:被灾
    被3:介词,表示被动
    被1名词,记录“被”的本义。被2动词,是“被1”的功能引申义。被3介词,表被动义。汉语“施受同辞”,一方发出动作,一方接受,词汇意义弱化,衍生出表示被动的语法意义,《现汉》分立词位是合适的。
    要1:①重要②重要的内容
    要2:①希望得到②因为希望得到而索取③请求:他要我写信④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他要学画画⑤助动词,须要、应该:要小心⑥需要⑦助动词,将要:要下雨了⑧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夏天树下要凉快得多
    要3:连词:如果:要下雨,就不去了
    要,“腰”的本字。从“腰”意象来看有不同的角度:“腰”是中部重要的部分,引申为要1。“重要的部分”引申为要2,“希望得到”,继续从两个角度引申一个是“请求”,一个是主观“意志、意愿”,由于汉语的辩证思维特点,主客观统一,表示客观需要的“应该、必要、可能”等义同样由“要”记录,词义虚化为能愿动词。意愿是将来的使然条件,引申为表将来的“将要”。英语中“going to”、韩语中“”表示意愿和将来时态有同样的虚化过程,可为旁证。要3,连词,表示如果,分词。从“重要”、“意愿”、“需要”等词汇意义虚化直至消失,产生语法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