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观察视点和方法——以早期(魏晋)天师道文献为例


        【摘要】
        本文以魏晋天师道文献为样本,采用多层面的观察,通过对词汇整体层面、新质层面、个体活力层面的复音化程度的量化分析,可以看出,汉语词汇的复音化,是通过不同层面,逐步扩展的。它的扩展顺序,是先后从以下几个层面依次进行的:1)新词;2)新义;3)词库;4)整体覆盖面;5)语流;6)个体覆盖率;7)个体使用率。
        【关键词】
        复音化;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
        田启涛,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俞理明,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早期天师道文献词汇描写研究”(项目编号09BYY043)结论的一部分;本文得到“宁波大学王宽诚幸福基金”资助。
      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颇受历史词汇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对汉语词汇复音化过程简单、片面的观察和分析,可能得到跟事实不符的结论。比如,以往某些分析中,一些被论者定为已经实现复音化的古文献,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却感受不到其中复音词的优势,其中的分析显然存在偏差。因此,对复音化的观察和分析,不能简单地统计文献中单音词和复音词数量的比率,还需要有更深入的观察,才能得出真正反映词汇实际情况的科学的结论。
    1.复音化的分析层面
    词汇内部关系复杂,诸多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形成词汇的不同层面。复音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不可能在短期内对整个词汇系统发生影响,而是经历了一个从局部向全面扩展的过程,因此,复音化在词汇内部不同层面中的进程是不一致的。
    通常,我们首先注意到的一种文献用词中的复音化情况,是在这种文献所用的词汇成分中,单音词和复音词的数量和比率,这反映了词库成员的面貌。不过,由于每个词的使用率①(复现率)不同,语流中实际出现的单音词和复音词的数量会呈现另一面貌,这是我们在阅读中感受的复音化程度,是复音化在语用层面的表现。二者有时差异很大(参俞理明、谭代龙,2004;田启涛,2013),语用层面的复音化远远迟于词库层面的复音化。
    汉语复音化是在一个单音为主的词汇系统中,不断增入复音词的过程,而词汇中复音词的增入,则是通过复音新词大量产生、不断进入以单音为主的词汇中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汉语词汇的复音化,也是复音词对单音词系统不断“稀释”的结果。因此,汉语词汇的复音化,必须先从新词的复音化开始,使复音词在词库中不断地从局部的优势转向整体的优势,即从每个时期新词中的多数发展到整个词汇中的多数。
    词汇是语言中变化最快的部分,各个词汇成分活力不同,即在使用中机会不均等。从共时的情况来看,有的词使用率高,有的词使用率低。但词的使用率有一定的偶然性,有时,由于话题或表达者的关系,某些词在某一场合下有很高的使用率,但在其他场合中很少有人使用,因此,词的分布率②可以纠正对简单使用率观察分析的偏颇。存在于个别词之间的这类差别,集中反映到单音词与复音词之间,可以让我们看到二者在活力上的差异,复音化应该是复音词活力不断递增的过程。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观察复音化进程,比如词汇基本层、常用层、局域层和边缘层中(俞理明,2008)单音词和复音词的数量消长、词的多义化在单音词和复音词中的不同表现,等等,但这些视角与前三类基本重合,没有必要作重复分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