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从出土文献看汉语词汇研究的问题与前景(4)


    传世器中有“孝文庙甗鍑”和“平阳甗”,孝文庙甗鍑铭文如下:
    渔阳郡孝文庙铜甗、鍑,重四斤七两。
    平阳甗铭文如下:
    平阳共鏖甗一,容二斗八升,重七斤六两。
    
    孝文庙甗鍑铭文“甗”“鍑”相对,“甗”为上器。平阳甗从附图看,无疑也是上器。
    综上所述,从迄今为止出土的汉代简牍、铜器铭文等材料看,都是“甑”指上下成套器,而“甗”仅指上器。上述材料,地区涵盖今湖南、湖北、山西、陕西、北京等地,说明并非是区域性、方言性称谓。
    但是在汉代传世文献中“甑”皆指上器,如: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汉书·陈胜项籍传》:
    羽乃悉引兵渡河。已渡,皆湛舡,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视士必死,无还心。
    《淮南子·泰族训》:
    太王亶父处邠,狄人攻之,杖策而去,百姓携幼扶老,负釜甑,踰梁山而国乎岐周,非令之所能召也。
    那么,传世文献中的“釜甑”的“甑”是不是指成套蒸器?我们认为可能性不大。原因一是缺乏历史依据。如果汉代文献是这一词义,历代训诂家不可能只字不提,如宋代王昭禹《周礼详解》:“甗,先儒谓无底甑,鬲献其气,甗能受焉。甑有底而为七穿,所以达气也……鬲用以烹煮,所以通水火之气也,甑则加于上焉,甑以通火气而熟物,故其底为七穿。”二是不符合现实。蒸器的下器是可以同时单用于煮食的,现在的北方农村地区仍是这样,煮食、炒食时单用,蒸食时用于下器。上述汉代文献讲的都是一般士兵和一般百姓,试想那时的用器应更简陋。凤凰山汉墓也有灶上只有陶釜者,可以说明陶釜既可单用,也可作为下器使用。
    
    蒸器甗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商代至汉代流行,西周晚期以前,基本为上下合体,春秋以后则多为上下分体套装式。查商代至战国铜器铭文,属于蒸器的铭文中西周和春秋有自名,皆名为“甗”,字作“献”,无有自名“甑”者,如:
    1993年山西曲沃县曲村镇北赵村晋侯墓地出土一件西周晚期铜甗,上器内壁铸铭文15字:
    叔钊父乍(作)柏姞宝献(甗),子子孙孙永宝用。
    
    1977年山东曲阜鲁国故城望父台春秋墓出土一件春秋早期铜甗,上器内壁铸铭文18字:
    鲁中(仲)齐乍(作)旅献(甗),其万年眉寿,子子孙孙永宝用。
    
    《周礼·考工记,陶人》:“陶人为甗,实二鬴,厚半寸,唇寸。盆实二鬴,厚半寸,唇寸。甑实二鬴,厚半寸,唇寸,七穿。鬲实五觳,厚半寸,唇寸。庾实二鬴,厚半寸,唇寸。”郑玄注:“郑司农云:甗,无底甑。”《周礼》这一段叙述的应都是蒸器,计有甗、盆、甑、鬲和庾五件。据郑注,“甗”“甑”皆是上器。据前述满城汉墓及陕西茂陵无名冢出土器物,“盆”为上器之盖。“鬲”为下器没有问题,“庾”疑即汉简遣策中的下器“雍”,古音庾疑母侯韵,雍影母东韵,声为邻纽,韵合对转。《说文·瓦部》:“甑,甗也。”“甗,甑也。一曰穿也。”“一曰穿也”,清代段玉裁、桂馥等皆认为当改为“一穿”,一穿即是无底。《释名·释山》:“甗,甑也。甑一孔者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