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其他分支学科 >

语篇意义的自组织生成——耗散结构理论观照下的互文语篇分析(5)


    三、诗歌意义的整合生成
    如上节所述,诗歌语篇的整合意义是自动浮现的,往往缺乏明确的形式标记,因而几代语篇理论都对它束手无策。借鉴耗散结构理论,我们可以将整合意义的自动浮现视为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生成,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对应:
    系统===作为意义生成空间的语篇
    系统中的粒子或子系统===语篇中的文本或文本集合。
    能量===意义(每个文本有自己的意义,语篇作为开放系统,与外界交换的也是意义)
    自组织耗散结构===语篇的整体意义
    巨涨落===意义核心及由此生成的意义结构
    粒子响应===其他文本对意义核心的响应
    边界条件===语篇发生的语境条件
    如此,参照耗散结构的生成原理,语篇意义的自组织生成就需要满足以下条件:(a)开放系统:语篇不断与外界交换意义能量(所有语篇都满足);(b)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文本之间存在巨大的能量差;(c)粒子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关系:文本之间存在多种相互关联的可能(所有语篇都满足);(d)巨涨落:意义核心在文本间的意义对流中生成(可考察文本生成能量差,促成意义涨落的方式);(e)响应:意义核心需要得到其他文本或文本集合的呼应而增强能量;(f)边界条件制约:语境制约语篇意义的生成。
    至此,我们引入互文语篇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双重视域解释诗歌语篇何以实现整体性的问题。互文语篇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理念:语篇的整体性源于统一、有序的语篇意义在文本异质意义的交织、互动中整合生成。耗散结构理论提供了文本互动和意义整合的具体机制:意义核心在能量差的作用下通过涨落生成,诸文本响应意义核心与其结为一体,边界条件和意义涨落的竞争影响语篇成义。正是在这一视域下,我们可以将语篇中的意义结构定义为意义核心统摄下诸文本的集合(殷祯岑2014)。诗歌语篇中可同时生成多个意义结构,而语篇的整体意义是这些意义结构竞争、组合的结果。
    综上,我们将诗歌语篇意义整合的过程归结为:1)意义核心的生成。语篇中局域文本之间形成巨大的能量差,引发文本意义的对流,使随机涨落生成为意义核心;2)意义结构的生成。语篇中的其他文本响应意义核心,形成意义结构。3)意义结构的竞争。若语篇中存在多个意义结构,能量增长最快(响应文本最多)的那个决定语篇意义的整体面貌。4)边界条件制约。只有满足语境制约的意义结构才能生成为语篇的整体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