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反事实表达及其思维特点(8)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54 《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 袁毓林 参加讨论
(1)If you are the king, then I am the queen! 由于虚特征并不专门与反事实相伴,因而它不是反事实的语法标记。科姆里(Bernard Comrie)甚至认为:反事实条件句事实上并不是真正表示反事实,而一般的假设条件句也不是天生就不能表示反事实。[39]这样的话,在反事实表达的形式与意义的关系方面,英语和汉语就差别不大了。 其实,汉语也有可以惯常性地触发反事实解读的词汇、语法形式。例如:[40] (2)中的“早”虚指过去,是一种使时间后移的词汇虚特征。(3)中命题“他吃了那只榴莲”的时体应该是过去完成,相应的否定词应该是“没有”;但是,这里用一般体态的否定词“不”作为虚特征来助成反事实意义。(4)中的“了”、(5)中的“真的”也可以助成反事实意义。(6)的前件用否定命题,(7)的后件用否定命题来表达反事实意义。[41] 上面说的差不多是汉语标准语和普通话中的情况。其实,在汉语方言中也有丰富多彩的表示虚拟语气和反事实意义的手段。比如,邢向东[42]专门讨论了陕北晋语多个方言点的虚拟范畴,强星娜[43]讨论了吴语多个方言点的过去虚拟标记“蛮好”等。例如:[44] 根据邢向东的看法,神木等沿河方言的“时价、嘇”等是表示愿望的虚拟语气词;像(8)那样用于假设分句末尾,假设如果过去发生了该分句所述的事情,就会出现后分句叙述的结果,前分句是用遗憾的语气说出的;像(9)那样用于单句末尾,遗憾地希望曾经发生过句子所述事件。强星娜指出,上海话“蛮好”主要用于过去事件或业已存在状态的虚拟,对过去确定已经发生或没有发生的事件做相反的假设。“蛮好”中的“好”可以反映说话人的价值取向:希望没有发生的事件能够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事件没有发生。因为既存事实跟说话人的希望相反,所以“蛮好”句常给人以后悔、遗憾的感觉。龙游话用言语行为动词“忘记”来以言行事,通过说“忘记”而想要忘记已经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常用之下,语法化为过去虚拟标记。笔者家乡的昆山话,既可以单用带有积极愿望的“蛮好”来表示过去虚拟,也可以用专门的反事实假设连词“便假”(即便、假如)和“不然假”,还可以兼用两者。昆山话还可以用惯用语性的后件分句“好日脚哉”来指明前件分句是反事实的虚拟条件,或者直接用“好日脚哉”来表示说话人认为某种事态是不可能的。 可见,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的虚拟和反事实表达及其标记丰富多样,并且经常伴有专门表示主观情绪的词汇或语法标记(如:“幸亏、可惜、蛮好”等)。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汉语及其方言也有表示虚拟语气和反事实条件的语法手段,只是不像有形态的语言那么系统和严整;因此,有无虚拟语气这种语法范畴,并不是汉语说话人反事实推理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我们倒是可以从汉语反事实条件句具有强烈的情感倾向上,发现说汉语者在进行反事实思维时,偏好采用结果对比机制:或者用跟事实相反的坏结果来庆幸实际的结果,或者用跟事实相反的好结果来抱憾实际的结果。其中,情绪因素掩盖和抑制了理智的因果推理机制及其逻辑力量。而跟汉语反事实表达相伴的词汇或语法标记,又固化和加强了汉语反事实表达及其背后思维的情绪功能,大大地张扬了语言的情感性评价功能,遮蔽和弱化了汉语反事实表达及其背后思维的准备功能。从中也大致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思维特点,极大地滋养和培育了相应语言的有关语法结构和表达型式;而一种语言的有关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格式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塑造了相应民族的思维特点。关于汉语语法结构特点与汉语母语反事实推理能力的关系,还有许多课题有待于我们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