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反事实表达及其思维特点(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09 《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 袁毓林 参加讨论
根据邢福义[19]的分类和小结,我们可以发现:他所谓“释因类”的“幸亏p,否则q”、“可惜p,否则q”、“因为p,否则q”三种格式都是反事实的条件句,它们都是陈述真实世界的事情及其反事实推理关系;[20]他所谓“推因类”的“想来p,否则q”、“条件类”的“除非p,否则q”、“选言类”的“要么p,否则q”、“祈使类”的“还是p吧,否则q”、“能愿类”的“不能p,否则q”和“不能不p,否则q”等六种格式都不是反事实的条件句,它们都是陈述认识世界的事情及其相反情形下的推理关系。[21] 五、汉语学者对反事实条件句的认识 通过上面两节中的例句,我们可以发现:汉语中不仅有反事实条件句,而且反事实条件句有专门的语法标记。拿古代汉语来说,一方面,反事实条件句可以借用一般的真实性假设句的假设连词“若、设使、假令、假设、设使、当试”等,来引导反事实条件小句;另一方面,还有自己比较专门的标记,包括表示过去的时间副词“向、乡”和否定词“微”来引导反事实条件小句。拿现代汉语来说,一方面,反事实条件句可以借用一般的真实性假设句的假设连词“如果、要(是)、若(是)”和假使助词(的话)等,来引导反事实条件小句;另一方面,还有自己比较专门的标记,包括假设连词和否定词的连用形式“如果[不是]、要[不]是[因为]、若[不]是[因为]”和否定性连词“否则、要不、不然、要不然”。那么,汉语研究者对古今汉语中的反事实条件句的认识怎么样呢?他们心目中有没有明确的反事实条件和推理的意识呢?为此,我们调查了有限的几部虚词词典或教材。 耐人寻思的是,在古代汉语虚词辞书和教材中,一般都能够明确说明“若、设使、假令、假设、向、乡、微”这些词语表示假设;但是,不一定会特意指出它们还具有引导反事实假设小句的功能。比如,杨树达《词诠》对“向”的解释是:“假设连词,与‘假若’同”,对“乡”的解释是:“假设连词,与‘设若”义同”;对“微”的解释是:“连词,无也”,[22]尽管所举的9个例子都是反事实条件句。例如: 王力《古代汉语》说:“微,带有假设语气的否定副词,略同于‘非’,等于说‘假如不是V’[23]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说:“‘向(嚮、乡)使’‘向令’,有‘当初假使’、‘当初如果’的意思。”[24]举的例子如下: 尽管这3例都是反事实条件句,但是作者没有点明这一点。该书说:“‘微,作连词,常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下面的分句表结果。可译为‘假如没有’、‘假使不是’或‘即使没有’等。”[25]尽管后文所举的5例都是反事实条件句,但是作者还是没有点明这一点。 王克仲指出:“含有‘微’字的分句,其表示假设语义的情形恰与‘若’、‘假’等字相反。‘若’类字是说‘出现某种情况’,然后会怎样;而‘微’类字是说‘不出现某种情况\然后会怎样。在这种句式中,‘微’是‘无’的意思。与‘微’字相类似的还有‘非’字。”[26]可见,就差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依然没有揭示“微、非”表示反事实的功能(即:“微/非”+表示事实的短语=反事实小句)。 当然,也有学者对它们的反事实假设功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比如,杨伯峻说:“微”是“假设连词,事实本这样,而假装不这样,便用‘微’字表示。可以当‘没有’讲,又可以当‘不是’讲。”[27]这里的“事实本这样,而假装不这样”便是对“反事实”的准确阐释。 现代汉语学者大多也不太注意区分假设性条件句的真实和非真实两种类别,[28]特别是缺少对于反事实假设的敏感性。比如,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说明“不然、要不然、要不”的意义是:“如果不这样;否则”;用法是:“引进表示结果或结论的小句所用的3个例子,没有一个是反事实条件句。该书说明“否则”的意义是:“如果不是这样”;用法是:“连接小句,用在后一小句的头上。后句指出从前句推论的结果,或提供另一种选择”;所用的9个例子,也没有一个是反事实条件句。[29] 侯学超对于“不然、要不、要不然”的意义和用法的说明是:“表示假设的否定,用以引出下文的结论;如果不这样;否则”。他一共举了43个例子,扣除重复的,还有40个;其中,12个是反事实条件句。他对于“否则”的意义和用法的说明是:“表示假设的否定,并由此引出下文的结论;如果不这样。”[30]他一共举了24个例子,其中3个是反事实条件句。由于侯学超注意从真实文本(名家名篇)中采集例句,因而能够得到比较多的反事实条件句的实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