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影视改编,才不辜负那些令你心头一颤的文字华语银幕上,将有多部电影改编自口碑颇佳的文学作品(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2:11:31 文汇报 范昕 参加讨论
观点 沙里淘金,文学名著借助电影改编重生 张晓鸥 改编自老舍同名原著的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不久前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这部发表于1943年的小说,讲述了抗战时期重庆一个农场主任笼络下级及所谓全能艺术家,逼走试图在农场兴起改革的海归新主任的故事。与早些年被改编成电影的《骆驼祥子》相比,《不成问题的问题》无疑是老舍作品中被忽略的一部佳作。可以预见,随着电影在国内的上映,将燃起读者对老舍小说原作的热情。 在视觉文化浪潮下,一些曾经湮没无闻的现代文学作品因被改编成电影而复活的这种现象并不鲜见。1988年,凌子风执导的电影《春桃》面世,原著作者许地山在一般读者的阅读范围里,并非“鲁郭茅巴老曹”这样的一流作者,即使对主流的现代文学史来说,《春桃》也不是一部重要作品;凌子风1992年导演的电影《狂》则改编自李劼人的小说《死水微澜》,当时,读者对作家李劼人的关注程度也远远弱于今天。最终,这两部电影都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而这两部小说及它们的作者也以新的面目进入读者的视野。 电影改编促成了对文学作品的新的解读,小众文学作品借助电影获得重生,显示了中国电影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一种动态关系,不同时期、不同导演选择作品的出发点,与社会形态的变化、审美风尚的变迁、电影技术的进步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老舍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冷静客观地叙述了上世纪40年代一个留学归来的爱国知识分子在一片自私、妥协、敷衍的空气中失落无助的故事,揭露了那个年代发人深思的积重难返的社会不良现象。小说通过前后两任主任的不同管理方式,告诉人们当时一种变态的人际关系:不靠本事、不靠业务、不靠科学;靠的是处事圆滑以及强大的人际背景关系,才可以在社会上寻求一席之地,否则,一切都无能无力。这样一种对人情、社会的洞见,改编成电影,很容易获得观众的共鸣。 1996年,画家陈逸飞将徐訏的小说《鬼恋》改编为电影《人约黄昏》,从而引起了评论界、出版界、大众传媒对这位小众作家的足够注意。电影的拍摄距离这部小说发表的年份已经60年。当时,旧上海题材的影视作品炙手可热,怀旧热也在民间开始流行,《人约黄昏》满足了当时的观众对往昔都市繁华的一种想象,体现了与当时审美潮流的一种契合。 所谓“误读”,即是否“忠实于”原著。与《子夜》等名著相比,名作家的非代表作品、小众作家的作品反而预留了非常大的解读空间,导演在改编时,往往更加大胆,得失之外,也丰富了观众和读者对作家的认识。 1986年,谢飞将沈从文的小说《萧萧》改编成电影《湘女萧萧》,他选用“近似式”的做法,电影与原著《萧萧》有着相当大的距离,甚至可以说构成了另一部艺术作品,被称为“精彩的误读”,最终获得国内外一系列奖项,成为电影改编的经典。而1996年黄蜀芹执导的《村妓》,改编自沈从文的小说《丈夫》,但拍摄完成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片在剧情的处理、人物形象以及细节的处理等方面有所欠缺,今天已鲜有人提及。 中国现代文学是电影创作的宝库,无论是文学价值、思想价值、审美价值,甚至娱乐价值、商业价值,都值得电影工作者加以重视,在选择时,我们既要盯住名著名家,也要善于沙里淘金,发掘那些小众作品,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