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纪录片的“人民美学”与人物群像书写
http://www.newdu.com 2024/11/22 09:11:15 未知 程志 参加讨论
从某种意义而言,“人民美学”在扶贫叙事的中国讲述中被置于一种相对核心的位置。纪录片《告别贫困》就是以一种真实记录的视角,通过影像记忆的方式实现对“脱贫叙事”的视听延展,并在视听构筑的影像世界中以亿万人民的真实生活为蓝本所呈现的“人民美学”。 该片以“全景式的叙事”展开对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的描摹,重点选取了多种不同的扶贫方式,从异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多元化的方式探索乡村脱贫的新路径。从各种不同路径的具体实践到所获得的不同成就,纪录片以生动真实的影像生成“叙事景观”。毋庸置疑,在纪录片《告别贫困》的影像摄取上,农村生活的现实“景观”成为一种有意味的表达意象。通过影像我们可以看到摄影机正以一种平视的视角深入乡村的日常生活经验当中,编导以紧贴时代脉搏、反映人民诉求的方式传达出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人民群众满怀期待迎接全面小康的胜利到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的那样,“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而央视出品的扶贫纪录片《告别贫困》可以说是对这一“人间奇迹”的艺术再现。为何称之为“人间奇迹”,不是因为我们在短时间内依靠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而实现了这一目标,更重要的是“脱贫事业”在于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琐碎性,可以说“脱贫”并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凭借坚韧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几代人所持续进行的伟大事业。而作为影视作品更为重要的是将这一艰难与长期性的事业如何在长程的时间段内被有序合理的结构、被恰如其分地展现。 以该纪录片第一集《“宝贝”出山记》为例,讲述的是湖南省城步县实行采用电商扶贫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的故事。该集影像的视听素材横跨二十年的时间跨度。养蜂人蒋宇良生活贫困的现实已有二十年时间之久,纪录片也以此为叙事起点,串联起2015年杨支欢接受住房补贴、2016年开始“二刘”县长为实现乡村脱贫而开始直播带货等重要情节。这些情节的设定和剪辑可以说是编导精心选裁的结果,在“影像+解说词”的叙事策略中,观众可以用一种全知视角准确地观察到这二十年来以养蜂人蒋宇良为代表的底层民众其生活之艰难到底几何,同样我们也可以得知“二刘”县长在直播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困苦,所为者无非是内心所装着的人民群众。而无心插柳、意外触网的刘县长也成了“网红直播县长”。但随着情节的推进,尤其是通过其他网红的讲述和观察,观众自然会发现城步县直播带货的艰难,最后也就更能深刻地感受到乡村脱贫之艰难:商户们销售的压力,面对镜头时的局促……都是电商脱贫所面对的真实困境。 当然,诚如纪录片第一集《“宝贝”出山记》所展现的其实并不是个体脱贫的故事,也更加不是某个电商产品的“出山故事”,在四十分钟的影像单元中,涉及“战斗鸡”“蜂蜜”等产品,也同时讲述了“二刘”县长、扶贫干部冯军、旗袍婶伍秀娥、养蜂人蒋宇良等人物群像的故事。作品以一种“散文化”的方式将各个人物故事进行串联,一来可以使情节更为完整,形成链条式的叙事逻辑;二来可以使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讲述更有波澜,避免造成单一人物脱贫的宣教叙事。比如纪录片中故事从“二刘”县长的直播带货开始展开,尔后又将“战斗鸡”情节故事穿插进来,又从“战斗鸡”链接到穿旗袍养鸡的伍秀娥……这些情节彼此是独立分散的,但是同时又是相互关联、嵌套的,形成一个“大”的“脱贫叙事框架”。当然,在这样一个看似分散的框架中,观众也看到了一个集体式的群像,他们共同绘制了新时代脱贫攻坚场域下的奋斗群像。他们是一个个真实的个体奋斗者,同样也是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乡村图景描摹者,他们描绘了乡村美好的明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真正践行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永恒不变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当然,“脱贫叙事”之所以是“全景式”的,还在于纪录片描绘的脱贫攻坚是一个过程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历时性的图景。纪录片当中既有描绘脱贫过程中的艰难,自然也就有脱贫攻坚之后的美满和幸福。正如第三集《搬迁之后》讲述的贵州凯里故事那样,在凯里整体异地扶贫搬迁之后,在彝族特色充分彰显的现代化民族城镇中,周丽荣的脱贫故事更有一种对照式的存在意味。与从前坐落在半山腰上的家相比,脱贫搬迁之后的家干净敞亮,从前木质结构搭建的房屋也变成了现代化的楼房,人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脱贫之后的幸福生活。纪录片《告别贫困》以一种真实感人的镜头叙事将这场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历史性事件”完整而又清晰地记录,没有宏大的镜头语汇,也没有教条式的解说,在打破套路化叙事之后,以真实的乡村细节、实干的奋斗精神和令人动容的真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普通而又平凡的中国故事。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文传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