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李普曼议政,世界倾听(6)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真理的朝圣者
    即便造就李普曼的所有客观条件都具备,在千百万新闻从业人员中出现他这样的大师仍属罕见,这不能不说到他的个人资质。
    1889年,李普曼生于纽约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这类德意志背景的犹太群体移民早,层次高,较早融入了美国社会。李普曼是移民第三代,从小接受美国最好的教育。从六岁起,家里每年带他去欧洲旅行,养成世界主义的视野,不屑把种族放在心上。不过当李普曼就读哈佛时,美国社会对犹太人的歧视还很深,哈佛公子哥们的俱乐部是断然拒绝犹太人的,这对各方面都名列前茅的李普曼自然是个打击,也使他短暂地激进过一阵。但他从不对此做文章,也许他在哈佛的收获足以抵消掉这些不快。
    二十世纪初,美国的高等教育主要还是服务于上流社会,目的是培养有教养的青年绅士,或曰正人君子,这个词被打上引号用于讥诮还要再等上几十年。开明校长埃利奥特正在推动学制改革,强调探索试验和思想自由,策略之一就是创立本科生自由选课制度。哲学大师威廉·詹姆斯在毕业典礼上说:“不服管教的学生是我们最感自豪的产品。”自由派教育培养出李普曼那届同学中风格迥异的名人:如诗人艾略特和革命家约翰·里德。
    李普曼师出名门,尤其得益于詹姆斯和桑塔亚纳。二年级时,詹姆斯专程去敲响这个青年才俊的宿舍门,对他刚发表的一篇文章表示祝贺。卓尔不群的桑塔亚纳将李普曼收为自己的得意门生和助教。从他们那里,李普曼继承了东部传统自由派的内在信念和坚定的道德价值观。他学到了崇尚试验、反对教条的实用主义精神,学到了珍视权衡与克制的古典美德,确定了“把追求卓越作为由理性指导的生活的最高目标”。他还学到了优雅明晰,条理清楚的文风,永远把“精确”而非“华美”作为表达的标准,因为“如果言辞不能精确表达,思想本身很快就会变成无法辨别的东西”。倘若不具备一个哲学家的智慧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李普曼早该江郎才尽,如何能年复一年地思如泉涌,连续议政半个多世纪?
    从学生时代起,李普曼就不断受到赞赏,同学里德为他写诗,称他为“未来的总统”。认识他的前辈们也无不夸他,在当时著名的沙龙女主人梅布尔·道奇家中,汇聚着追求激进政治和现代艺术的各色前卫人士,可梅布尔一眼就看出李普曼的不同凡响:她发现这位举止潇洒、衣饰讲究的年轻人“思想非常开放,……‘有哈佛风度’,教养很深,有自制力。他不讲废话,从不头脑发热,而是泰然自若,头脑冷静;他聪慧的眼睛里充满了高度的幽默感,闪耀着一个光芒四射的世界”。
    然而李普曼很快就发现,这个群体和他的气质全然不合,那里的谈话杂乱无章,一味夸夸其谈、争论不休、华而不实。这种氛围他接触越多越是厌倦,他称这些人为“思想浅薄的反叛者”——“他们宁肯做十个梦也不愿实现一个梦,而且总把咖啡馆里的一场辩论错误地当成一场艺术运动,或把委员会的一次会议当成一场社会革命。”对李普曼而言,这是“不动脑筋的懒汉思想。他们以为可以空中建阁、以为创造性的活动存在于高谈阔论之中”。他对“迷惘一代”的评论也十分精辟:“青年男女通常会反叛,但他们叛逆得如此悲伤而无信仰……这倒是新鲜之处。”少年老成的李普曼很快翻过了他人生的这一页,转身到“活生生的世界”中去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李普曼始终立足于现实政治,这是他议政的特点。他信奉自由、民主、平等的原则,但他懂得,在现实政治中理想主义必须经受现实主义的磨炼,必须以现实的方法来改进社会。他一生都在不断地形成和发表看法,也不断地修正观点,无论他评论什么,或怎样评论,他的出发点都离不开这几条简单原则:一是国家利益、世界和平;二是公民自由、人民团结;三是进步改良、循序渐进。凡是违反这几条,他就会正气凛然地去批评。在麦卡锡主义甚嚣尘上、横行美国的几年里,李普曼从未被吓倒过,他坚持抨击这个“工于心计、心狠手辣”的参议员。麦卡锡主义代表了他“深恶痛绝和畏惧不已的一切,一个能够触动人们原始情感、并摧毁人们记忆的‘神秘之弦’的煽动家”。正是这类事件使李普曼始终对民主抱有忧虑,因为他相信,“暴力和对暴力的容忍,对民主国家本身是毁灭性的。”
    李普曼一生保持着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努力去做一个“朝着北斗前进的真理的朝圣者”。身处权力与民众之间,他尽量去准确把握两边的脉搏,当好中介。他针砭时弊,促使政府的透明;同时将自己的思考传递给读者,推动民众参与,凝聚社会共识,维护公共论坛上“以理服人”的民主风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