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阙名《该闻录》,较早见于曾慥(?-1155年)《类说》卷19引。曾氏系两宋之际道教学者、诗人。参见周勋初主编:《唐人轶事汇编》上册卷11“崔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03页。 ②宋·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9页。 ③友人王兆鹏先生等著《唐诗排行榜》,用唐诗选本统计的方法,以入选率与受评率为考察点,证得崔颢《黄鹤楼》为唐诗第一,所取文本即“昔人已乘黄鹤去”。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页。 ④施蛰存《唐诗百话》正确指出:“这四句诗,如果依照作者的思维逻辑来排列,应该写成:昔人已乘白云去,——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馀黄鹤楼。”第177页。 ⑤此为王翰诗逸句,载《全唐诗·补遗一》。参见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王翰·补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册、第1209页。 上一页1下一页 跳转分页阅读 原文参考文献: [1]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73“诗话前集”[M]//金涛声,朱文彩.李白资料汇编:唐宋之部(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7:574. [2]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1[M].北京:中华书局,1987:202. [3]钟惺,谭元春.古诗归:卷12[M].1617(明万历四十五年). [4]方回.瀛奎律髓汇评:上册[M].李庆甲,集评,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5-26. [5]计有功.唐诗纪事:卷2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阎伯瑾.黄鹤楼[M]//董诰,等.全唐文:卷440.孙映逵,等,点校.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2658. [8]D·Q·麦克伦尼.简单的逻辑学[M].赵明燕,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9]李昉,等.文苑英华:卷312[M].北京:中华书局,1966:1603. [10]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12[M].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2279. [11]王象之.舆地纪胜:卷67[M].李勇先,点校.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415. [12]祝穆.方舆胜览:卷28[M].北京:中华书局,2003:498. [13]周勋初.唐人轶事汇编: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603. [14]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5“李谪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30. [15]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17“唐人杂纪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23. [16]佚名.锦绣万花谷[M].扬州:广陵书社,2008:1854. [17]元好问.唐诗鼓吹:卷4“崔颢《黄鹤楼》”[M].修竹斋刻本.1644-1911(清). [18]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9]杨士弘.唐音评注:卷上[M].陶文鹏,魏祖钦,整理点校.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401. [20]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5[M].北京:中国书店,2011:541-542. [21]高棅.唐诗品汇:卷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715. [22]明铜活字本:唐五十家集·崔颢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16. [23]乾隆.唐宋诗醇:卷七[M].冉苒,点校.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119. [24]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之四下[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152-153. [25]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5[M]//唐圭璋.词话丛编: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3899. [26]萧子显.南齐书:州郡志·郢州[M].北京:中华书局,1997:74. [27]欧阳询.艺文类聚:卷6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130-1131. [28]刘昫,等.旧唐书:卷9“玄宗本纪下”[M]//二十四史点校缩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72. [29]郭庆藩.庄子集释:天地第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2004:42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