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黄鹤楼》诗案的千年偏误及其学术史的警省意义(3)

http://www.newdu.com 2018-11-1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罗漫 参加讨论

    三、“昔人已乘黄鹤去”与山寨版《黄鹤楼》诗的逻辑真相
    无可讳言,清季至今广泛流行的“昔人已乘黄鹤去”,确属虚假幻象。不过,这个幻象的生成,又是从晚唐以后的阅读者与研究者试图追寻“乘白云”与“乘黄鹤”的逻辑真相而衍生的。
    逻辑真相有两种:一种是某种说法自圆其说并且经过仔细查对又与事实完全相符的逻辑真相(思想与实际相符,其本质已经与本体真相无别),另一种是思想虽然与实际不符但却能在一定语境下自圆其说的逻辑真相(思想只与思想相符)。麦克伦尼指出:“确认真相就是要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比如说“狗在车库里”,如果“仅仅在大脑中反思狗啊、车库啊,或者其它相关概念,是无助于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我得亲自到车库去看看”。“决定命题真假的依据是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的基础之上的。”[8]23。深感遗憾的是,所有主张“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古今学人,一概没有“亲自到”大唐的“诗库”去看看,更没有下大功夫、下深功夫去弄懂原诗前四句的事实关系与逻辑关系,就直接宣布他们根据前后文语境融会贯通而得出的逻辑真相只能是“昔人已乘黄鹤去”,否则就“不通”和“前言不搭后语”。一些顶级学者如金圣叹、纪晓岚、沈德潜、高步瀛等人,走的正是大步偏离或故意抛弃“思与实相符合”的所谓“思与思相融贯”的路径。这里不妨以高步瀛的观点为例,他说:“起句为乘鹤,故下云空馀,若作白云,则突如其来,不见文字安顿之妙矣。后世浅人见此诗起四句三黄鹤一白云,疑其不均,妄改第一黄鹤为白云,使白云黄鹤两两相俪,殊不知诗之格局绝不如此(观太白《鹦鹉洲》诗可知)。”[20]542这就属于典型的“思与思相融贯”,只强调文本的逻辑性,不惜扭曲和颠倒历史事实(虽然出于无心),有意推衍出(实际上就是虚构出)海市蜃楼般的诗学见解。比如“若作白云,则突如其来,不见文字安顿之妙”、“后世浅人”“妄改第一黄鹤为白云”。偏偏就对原创版“昔人已乘白云去”的铁定事实,故意地、完全地视而不见。究其原因,则是这类学者仅仅知道“仙人乘黄鹤”,全然不知“仙人乘白云”。也有极少的例外,只知“仙人乘白云”,不知“仙人乘黄鹤”。金代吴师道《礼部诗话》云:“崔颢《黄鹤楼诗》题下自注(按‘自注’之说不确)云:‘黄鹤乃人名也。’其诗曰:‘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馀黄鹤楼。’云‘乘白云’,则非‘乘鹤’矣。”[20]541-542将“黄鹤”当作人名,“黄鹤楼”就成了“黄鹤这个人建的楼”或“黄鹤家的楼”,属于典型的对“仙人乘黄鹤”的陌生亦即违背常识的错误。事实是,传说中的两类仙人同时也是两拨仙人,既“乘白云”也“乘黄鹤”,不能非此即彼。古今相关研究者显然并未充分知晓这一古典知识即道教常识,一些重大学术偏误才会一再发生!逻辑学家指出:“逻辑,生于常识,却又高于常识。逻辑思维的出现以及对非逻辑思维的避免,都根植于常识的某一面。常识是对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物的敏锐洞悉。”“常识更接近本源,服务于推理的基本原则。”[8]118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不懂常识就是不懂逻辑,违反常识就是违反逻辑,反之亦然。当然,比常识和逻辑更为重要的是事实。对于“乘白云”而成仙的早期道教常识的陌生及排斥,造成明清之后大批高智商唐诗学者的系列接受偏误、智力浪费、无端自扰、贻误大众和印刷资源难以计数的无益消耗。
    明末清初学者唐汝询著有《唐诗解》,直接在山寨版《黄鹤楼》首句之下批评:“黄鹤,诸本多作白云,非。”[8]118尽管承认“诸本多作白云”这一事实,但又颠倒是非,以对为错,不过语气还算平和。到了金圣叹那里,出语和态度已经极端激烈,《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三说:
    此即千载喧传所云《黄鹤楼》诗也。有本乃作“昔人已乘白云去”,大谬!不知此诗正以浩浩大笔连写三“黄鹤”字为奇耳。且使昔人乘白云,则此楼何故乃名黄鹤?此亦理之最浅显者。至于四之忽陪白云,正妙于有意无意、有谓无谓。若起首未写黄鹤,已先写一白云,则是白云、黄鹤两两对峙。黄鹤固是楼名,白云出于何典耶?且白云既是昔人乘去,而至今尚见悠悠,世则岂有千载白云耶?不足当一噱已![24]
    金圣叹对前人的诗文点评,常常闪现出一个思想家的独特神采,可惜这一段评语却尽显他的短板,至少有7个错误。其一,指责“昔人已乘白云去”“大谬”,其实正是他自己大谬。其二,说“有本乃作”白云而不是唐汝询所说的“诸本多作白云”,完全不知唐人旧本的真相[20]542。其三,只凭才气想当然认为“此诗正以浩浩大笔连写三‘黄鹤’为奇耳”,完全不下功夫去了解何以会有“乘白云”的知识源流。其四,只粗略认为“白云、黄鹤”是“两两对峙”,未加细分二者还是两两衔接、两两交错,甚至是大圈的、外圈的“白云故事”包裹内圈的、小圈的“黄鹤故事”④。其五,由于不懂白云、黄鹤分属不同的成仙故事,陷入“且使昔人乘白云,则此楼何故乃名黄鹤”的常识误区。其六,只知“黄鹤固是楼名”,完全不知“白云出于何典”,误认为“四之忽陪白云,正妙于有意无意、有谓无谓”。其七,认为“白云既是昔人乘去,而至今尚见悠悠,世则岂有千载白云耶?不足当一噱已”。令人遗憾更值得深思的是,金圣叹这一“融贯说”不仅表面上没有自成一体,而且阐释愈多,离事实愈远,观点愈荒谬。难怪近人施蛰存在《唐诗百话》中批评“有意无意、有谓无谓”之说是“无以自解”、“故弄玄虚”,其中“世则岂有千载白云”之问更是“近于无赖”:“依照他的观点,昔人既已乘白云而去,今天的黄鹤楼头就不该再有白云了”。清光绪年代的陈廷焯最瞧不起金圣叹的诗词评论:“金圣叹论诗词,全是魔道。”“圣叹评传奇,虽多偏谬处,却能独具手眼。至于诗词,直是门外汉!”[2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