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幻听、灵听与偶听——试论叙事中三类不确定的听觉感知(5)

http://www.newdu.com 2018-10-24 《思想战线》 傅修延 参加讨论

    两次偶听的功能正好相反:第一次偶听使宝黛之爱升温,第二次偶听导致这种爱情最终被扼杀。袭人既是服侍贾宝玉的丫头,同时也是安插在他身边使其循规蹈矩的“看守”,“坑死我了”之语暴露其内心深处是以“看守”自命。此次偶然闯入宝黛二人私密的听觉空间,让这位“看守”意识到不能对两人情感的升温听其自然,所以,她会在贾宝玉挨打之后,向王夫人提出防患于未然——“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这番忠心耿耿的献言让王夫人心里“如雷轰电掣的一般”,“心内越发感爱袭人不尽”。《红楼梦》中木石之盟不敌金玉良缘,固然是出于王夫人和贾母等人的最终决断,但袭人的建议与判断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前文提到有些作者用灵听来改变故事的进程,此处需要指出,偶听对故事的演进也有推波助澜的功能。不妨设想一下,倘若未听见贾宝玉的告白,袭人便无底气向王夫人打小报告,宝黛之爱自然还有机会进一步发展,说不定接下来真有可能发生什么令其“日夜悬心”的事情。灵听不像古希腊戏剧中的“机械降神”那样“不近情理”,但灵听毕竟还有神异成分,而偶听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任何人都有可能听见别人的悄悄话,因此古今中外的故事讲述人都不惮部署形形色色的偶听,将故事演进推上自己设定的轨道。
    那么,偶听究竟是怎样影响到故事进程的呢?我们知道故事是由事件组成,事件的核心是行动,而驱动人物实施行动的又是其愿望,所以归根结底是人物的愿望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偶听的作用在于促进人物愿望的形成,使故事进程获得新的动力,如林黛玉的偶听给宝黛之爱火上加油,袭人的偶听使防范一方的决心更加坚定,两种愿望驱动的对立行动必然发生冲突,由此演出了一场木石前盟被毁的悲剧。
    《西游记》故事特别有利于展示偶听的这种功能。小说中一次小小的偶听引发了推动故事急剧发展的多米诺效应:第九回的渔樵对答中,渔翁夸耀自己抛钩下网“百下百着”,因为每次卜卦先生都会为自己“袖传一课”确定方位,草丛中的巡水夜叉听到这番话后急忙向泾河龙王报告,龙王作为水族头领不得不亲自出面向卜卦先生挑战,挑战成功后却发现自己违旨行雨犯了天条,无奈之下只有向有可能搭救自己的李世民求援,李世民答应后召负责行刑的“人曹”魏征陪自己下棋,不料魏征竟在梦中将龙王斩首,这又引起龙王冤魂向李世民索命,李世民魂归地府后幸获还阳,还阳后须请僧人诵念真经重修善果,于是就有了唐僧师徒的西天取经。从以上对《西游记》总体故事框架的提炼可以看出,就像飓风起于蝴蝶翅膀的轻轻搧动一样,《西游记》主干故事的动力始发于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一次偶听——渔翁的“百下百着”之语激起了巡水夜叉报信邀功的愿望,这一愿望导致事件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故事的时空格局也在这种滚动中不断扩张。由于愿望会在人物之间传递(夜叉报信愿望的满足,导致龙王萌发维护自身尊严的愿望;龙王被斩后复仇愿望的满足,又导致了李世民的求生愿望;李世民还阳后重修善果的愿望,传递到唐僧那里成了取经的愿望),越来越多的人物被卷入进来,事情的性质变得越来越严重,人物的愿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到最后取经的愿望成为故事发展的最大动力,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虽然是西天路上降妖伏怪的功臣,但他们的行动主要还是为唐僧百折不挠的取经愿望所驱动。
    类似的多米诺效应在西方叙事经典中也是屡见不鲜。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始于“罪”(谋杀)而终于“罚”(谋杀的道德代价),犯罪动机来自男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的一次偶听——他在小酒馆中听见,隔桌的大学生向军官说自己真想杀掉放高利贷的老妪为民除害,这一愿望传递给他后被付诸具体的谋划与实施,于是一连串与谋杀案相关的事件接踵而至。犯罪小说一般在破案后结束,但这部小说更为关注的是“罪”后之“罚”,也就是说作者真正要讲述的是杀人之后的良心谴责,因此拉斯柯尼科夫恢复内心安宁的愿望成了故事继续发展的动力,直至他从女主人公索妮亚那里得到“去受苦赎罪”这一启示。与《罪与罚》相似,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中的冲突也在标题的“傲慢”与“偏见”之间展开:财大气粗的达西瞧不起舞会上的平民女子,故事开始时他对好友说伊丽莎白“还没有漂亮到能够打动我的心,眼前我可没有兴趣去抬举那些受别人冷眼看待的小姐”,伊丽莎白在旁听到这番话之后对其“委实没甚好感”,(33)接下来便将自己不搭理这位傲慢先生的愿望付诸实施。尽管达西不久就改变了对她的认识,但她在故事结束之前一直保持着对达西的偏见,这种态度反过来又将达西追求她的愿望刺激得更加强烈。似此,故事的行动主轴可概括为“偏见”一方的逃避引起“傲慢”一方的追逐,而这一切又肇因于舞会上一次小小的偶听事件。
    以偶听为故事导火索并不奇怪,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往往因声音的越界而起。让我们再次回到《红楼梦》,看看女主人公的心境如何受到越界声音的冲击。林黛玉进贾府后过的是寄人篱下的生活,第三回写其用饭后效仿他人以茶漱口,这一细节显示她懂得在这里生存须察言观色遵守规矩,以免“被人耻笑了他去”。然而在这个除王熙凤外“个个皆敛声屏气”的地方,东张西望也是有失体统的举动,因此她只有靠飘进耳朵里的一言半语来把握形势。小说多次写她在里屋卧听丫环们在外屋的谈话,这种对耳朵的训练使她的听觉变得比常人灵敏,所以第二十八回中她已走远仍能听清贾宝玉所说的“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形象地说,林黛玉就像是大观园中一只靠听觉来侦察危险的兔子,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其惊惶与警惕。事实上除了那次听到贾宝玉对其的肯定外,其他动静造成的大多是误会与伤害:第八十三回潇湘馆窗外一个老婆子骂自己的外孙女“你是个什么东西,来这园子里头混搅”,把她气得“肝肠崩裂,哭晕去了”;第八十九回雪雁在外屋对紫鹃说贾宝玉已与“什么知府家”定亲,她听见后便“有意糟蹋身子”只求速死;后来侍书来对雪雁说此事议而未成,又让里屋耳尖的听者苟延残喘了几天;直至第九十六回傻大姐的哭声引发她的追询,命运之神才用“宝二爷娶宝姑娘”这一确凿无误的讯息,完成了对其致命的一击。
    偶听事件中,听者对自己无意中接受到的讯息多表现为反应过度,如林黛玉听到一点风吹草动便觉得天崩地裂,这种阈值过低的应激反应,往往在真正的灾难降临前先给自己造成无谓的伤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薛宝钗也曾遭遇过不愉快的偶听,但其反应可谓大相径庭。《红楼梦》第三十六回贾宝玉在梦中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说此话时薛宝钗就坐在他的身边,但她听见这句爱憎分明的话后只是“不觉怔了”,事后未见其情绪有任何波动。曹雪芹如此叙述,用传统批评的眼光看是突出薛宝钗的稳重大度,其实这里显示的是她的爱不像林黛玉的爱那样深沉——爱也是一种愿望,只有把爱看得比生命更宝贵的人才会那么敏感和脆弱,才会做出那么激烈和决绝的反应。如此说来,偶听像是一块试金石,不同的人与其遭遇会发生不同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往往又能折射出不同的情感底蕴和价值取向。
    一般来说,人们在判断信息的确定性时依据的是三项具体原则——真实性、可能性与完整性,本文之所以将叙事中不确定的听觉感知分为幻听、灵听和偶听,主要也是因为它们分别处在真实性、可能性与完整性的对立面上:幻听的不真实在于信息内容的虚假,如鸟儿的“啼归”“劝农”纯粹出于人们的想象;灵听的不可能是由于信息交流的渠道过于离奇,如简·爱与罗切斯特的远程互动让叙述者也觉得不可思议;偶听的不完整缘于信息的碎片化,如林黛玉捕捉到的大多只是片言只语。就不确定的程度而言,幻听甚于灵听,而灵听又甚于偶听:幻听说到底是一种臆想,子虚乌有的东西当然最不可靠;灵听多被叙述者说成是实有其事,但由于其发生有悖于常识常理,读者仍有理由保持一定程度的怀疑;偶听应该说是确凿无误的“亲耳”听闻,但难以拼合的信息碎片也常常造成误导。
    将不确定的听觉感知纳入叙事研究的对象名单,如本文开篇所言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讲故事艺术的丰富与微妙,以上讨论只是朝这一目标迈出的第一步。使用“不确定”这一表述,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其他的听觉感知都是可靠可信的,严格来说,不仅是听觉感知,包括视觉在内的所有感知都不能用“确定”来形容,因为,人类的感觉神经并不是十分可靠的“传感器”,如我们的眼睛、耳朵和鼻子就无法看到红外线、听到次声和闻到一氧化碳。尽管感觉系统接收到的信息量严重不足,人类的大脑仍须为自己重构整个外部世界,猜测、推理和补充等“反向模拟”手段就是这样应运而生。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在“盲人摸象”,我们通过感官“触摸”到的未必是对象的真实面貌。所以有论者如此认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体验,本身就是一个幻觉——我们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大脑所投射的‘虚拟现实’里,而不是真正的‘现实’里。”(34)好莱坞电影《黑客帝国》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如果你指的是你能感觉到的、你能闻到的、你能尝到的和看到的,那么‘现实’只是你的大脑所编译的电子讯号罢了。”
    认识到“不确定”属于感知的常态,我们会更加理解为什么叙事经典中有那么多不可靠的“听”——幻听、灵听和偶听对任何人来说都难以避免,它们出现在故事之中也就毫不奇怪。在看到这种常态的同时,还要看到现代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正变得越来越麻木不仁。仍以听觉为例,随着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环境噪音持续增加,我们的听觉敏感可谓每况愈下。听觉敏感的钝化必然导致听觉想象力的退化,由于故事讲述人缺乏亲身体验,当代叙事中已经不大见到对幻听、灵听和偶听的妙用了,此类人文景观的逐渐消失可以说是文学的一大遗憾。文学的作用本为激活人们对事物的敏感,可是现在竟有知名小说家专门著书推崇“钝感力”,(35)也没有人再像I.A.瑞恰慈那样把文学教学当成一种“感知训练”了。(36)
    最后,让我们以泰戈尔《吉檀迦利》第103首中的一段来为本文作结:“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我的上帝,让我一切的感知都舒展在你的脚下,接触这个世界。”(3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