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汉语是否存在合成性(或分析性)导向的类型学转变?——兼论古今复合词、使役句、感叹句(9)

http://www.newdu.com 2018-07-11 《语言教学与研究》 何元建 参加讨论

    五、讨论和结语
    近年来,对拉丁语族类型学的研究,提出要形态句法并举,考量结构如何表达语法概念和关系,对古今结构的细节作出调查,综合结构变迁的整体趋势,然后得出结论。据此,本文对“汉语是否存在合成性(或分析性)导向的类型学演变”这一题目做一探讨。已知,上古汉语有屈折形态,有宾语代词前置、焦点成分前置、介词短语多数后置,等等。中古以后,这些都消失了。从生成语法理论的角度,上古的轻名词结构、许多轻动词组成的谓语结构,中古以后也都消失了。因此,部分研究认为,汉语的合成性存在古强今弱的走向。不过,据本文考察,汉语的复合词结构却有古弱今强的趋势,其合成性远远超过之前任一历史时期。同时,之前认为上古要比今天更具合成性的某些结构,如使役句和感叹句,考察之后发现,其整体差别,古今似乎不大。因此,就总体来看,古今语法的合成程度各有千秋,其演变趋势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无论何种观点,都有一定的论据支撑,目前似乎还不能断然作出一边倒的结论,研究亟待深入。
    语法是通过语言社团中的具体说话人一代一代往下传的。语言合成性(或分析性)走向的背后,是语法系统的运作方式随时间作出了调整。起因应是社会历史环境发生转变(渐变或者突变),引发语言社团集体说话方式的演变,最后通过说话人内在的认知语言机制沉淀下来。站在纯历史语言学的立场,合成性(或分析性)的走向也许是语法化进程使然。然而,语法化的起因又是什么?它跟汉语语法的历时演变又有何关系?需要未来的研究去探索。
    ①魏氏列出的其他几项,如:第三人称代词“伊”(上古无,中古有),代词一格多形(上古有,中古无),代词兼指事物与处所(上古有,中古无),代词“自/相”的反指功能(上古强,中古弱),指代性副词“或/莫”(上古有,中古消失),名动同形(上古多,中古少)等,是否跟词结构的合成性(或分析性)有关,可再研究。
    ②复合词的讨论详见4.1节。体貌词和趋向动词结构之所以具合成性质,是因为它们不是屈折或派生词缀,须跟谓词组成中心语结构。参何元建(2011:183—184;186-187)。
    ③其他如:中古名量词、动量词的出现,复数词“等”以及数量词“皆/俱/每/各”的出现,是否跟句法合成性(或分析性)有关,需再研究。
    
    ⑤合成复合词好像是以词形式出现的“句子”。其实不然。严格地说,句子语义上(至少)须表达三项:谓词所涉的语义概念(比如跟题元成分的语法关系、跟真实世界有关的内容),谓词的语法范畴、以及句子的语气。句法上对这三项进行编码,分别组成谓词短语(VP/AP)、语法范畴短语(IP)、以及标句词短语(CP)。三者合成,就是句子结构。结构层次上,谓词短语在最下层(或最里端),语法范畴短语居中,标句词短语在最上层(或最外端)。而合成复合词,就是在词汇层次的“谓词短语”,表达的纯粹是语义概念。
    ⑥OVS/VOS型中的“S”许多为黏着语素,如:者/员/长/师/家/生(参何元建2011:72,87)。
    ⑦动词的使役语义可以是内涵的。比如,“教”即“使学”、“赢”即“使输”、“喂”即“使吃/喝”。或用形态标记出来,如:下马饮(yin4)君酒(王维《送别》;“饮(yin4)”即“使饮(yin3)”。或用句法标记出来,如:使[他感动了]/感动了 。隐性标记(=零轻动词+动词移位)比显性标记(=使)结构上更具合成性。关键是,能够使用“隐性标记”的谓词,具有所谓的作格用法。所在的句子又称役格句(跟宾格句相对,如:她感动了他/她批评了他)。不能使用“隐性标记”的谓词,则没有作格用法,如:使[他高兴了]/*高兴了 。这种“作格”对应“非作格”的事实,正是“隐性标记”存在的证据。
    ⑧数目据考:尧典:11;盘庚中:7;康诰:6;洛诰:5;盘庚上:4;召诰、顾命:各3;酒诰、盘庚下、多士、多方、金縢、吕刑:各2;皋陶谟、高宗肜日、微子、洪范、大诰、梓材、无逸、君奭、立政、文侯之命、牧誓:各1。
    原文参考文献:
    [1]程湘清 1992a 先秦双音词研究,载程湘清主编《先秦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2]程湘清 1992b 《论衡》复音词研究,载程湘清主编《两汉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3]丁邦新 1979 上古汉语的音节结构,《史语所集刊》第50辑,[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4]冯胜利 2005 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语言科学》第1期。
    [5]冯胜利 2009a 论汉语韵律的形态功能与句法演变的历史分期,《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
    [6]冯胜利 2009b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7]冯胜利 2014 上古汉语轻动词的句法分析优于词法加缀说例证,载何志华、冯胜利主编《继承与拓新:汉语语言文字学研究(下)》,[香港]商务印书馆。
    [8]何元建 1996 “可”字型问句的反诘语气,《汉语学习》第4期。
    [9]何元建 2004 回环理论与汉语构词法,《当代语言学》第3期。
    [10]何元建 2007 《生成语言学背景下的汉语语法与翻译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