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外国人需要一本《汉语文化背景词典》(2)

http://www.newdu.com 2018-05-22 华语桥 [韩]李玄玉 参加讨论

    ⑥话说郑秀文的脸型本来就不错,只是因为肉多了一点才有“膨胀”效应。赘肉一少,“大饼脸”就像泄了气的气球,奇迹般的变小成为“瓜子脸”。“瓜子脸”为郑秀文带来了好运。靠着这清新可以的卖相,郑秀文“飞上枝头变凤凰”,演艺事业活跃起来,香江天后的地位俨然确立。为凸现“瓜子脸”的魅力,郑秀文常在头发造型上作文章:长发有美感,短发予人利落感,再加上染遍了各式的“颜料”,都能将她那白皙的瓜子脸衬托得极为动人。
    (“‘大饼脸’郑秀文”2001年1月16日《影子电影网娱乐新闻》)
    中国56个民族大混合的茫茫人海中,长得特别相象的毕竟是少数,人们描写脸型的词汇也是多种多样、具体、生动的。从瓜子脸角度看,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瓜子文化,是中华民俗中具有一定有意义的组成部分。瓜子在中华文化中有丰富的内涵,而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果实,它是一种人文果实。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带“瓜子”字的歇后语或谚语。如:“瓜子里磕出个臭虫来——啥仁儿(人)都有”、“瓜子敬客—一点心”、“瓜子皮喂牲口——不是好料”、“瓜子去了皮——心上人(仁)”、“瓜子、老婆、烟不可在身边” 、“瓜子无水泛,扣子无纽袢”
    在现代汉语中,“瓜子”有两个意思:“瓜子”1——葫芦科茎蔓植物或这类植物的种子,像西瓜、冬瓜、南瓜、苦瓜、甜瓜、丝瓜、黄瓜、哈密瓜等。“瓜子”2——中国文化独特的产物。是中国休闲文化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小道具。中国人喝茶时所吃的东西应当是瓜子,更增添了一段情趣。瓜子是休闲象征的文化。
    周作人先生在他的小品文《谈娱乐》中说:“我所谓娱乐范围颇广,自竟渡游春以至讲古今,或坐茶店,站门口,磕瓜子,抽旱烟之类,凡是生活上的转换,非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者,都可算在里边。”(第53页)
    林语堂先生也在他的人生小品集《日常的娱乐》中谈到关于吃瓜子的事。如:“有了极度闲暇,中国人还有什么事情未曾干过呢?他们会嚼蟹,尝醇泉,哼京调,放风筝,踢毯子,斗鸡,斗草,斗竹织,搓麻将,猜谜语,浇花,种蔬菜,接果皮,下棋,养鸟,煨人参,午睡,磕西瓜子。”(第99页)
    “瓜子”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客了。《红楼梦》写有一次宝玉在薛姨妈处喝酒,黛玉也在座:“黛玉磕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可巧黛玉的丫鬟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红楼梦》第八回)
    在中国老民谣中,有一篇名为《瓜子皮》,主题是悲剧的。如:“瓜子皮 响嘣嘣 我是舅舅亲外甥 打了舅家盆 舅舅把我不当人 有心不上舅家去 我妈还是舅家人。”瓜子是民谣中的主角,瓜子象民谣般质朴、通俗,符合老百姓的口味。
    瓜子是什么样的?我们从谜语中找到瓜子的形象。如:“一个黑孩,从不开口,要是开口,掉出舌头。”
    “瓜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瓜的种子,西瓜子、南瓜子等。”粗看不错,细看如果没有这个“等”可以挑刺儿了:葵花子也是瓜子!但是葵花(向日葵),可不是瓜,而是一种草木植物,而瓜却是葫芦科植物。这个“等”字里就包括了葵花子。其实我们通常吃的瓜子,主要是西瓜子、南瓜子和葵花子,所以词典的编写者最好在“等”字之前加上一个“葵花子”。“特指”所表示的是:在大的范围内,指称其中的一个大范围内指称(标志)其中某一个小的、特定的对象——这一小的、特定的对象显然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例如:“下身”,本指人的身体的下半部分,但是又特指下部的不好说的部位——阴部。这叫做特指,是一种委婉语。但是,葵花子并不属于瓜子的范畴,所以是不应当用“特指”这个词的。
    《现代汉语词典》对“瓜子”解释是特指炒熟做食品的西瓜子、南瓜子等,但太原和济南方言词典对瓜子的解释是指葵花子等食用瓜子的统称,看来葵花子的势力比西瓜子和南瓜子大。
    把西瓜子、南瓜子、葵花子都叫做“瓜子”,这是中国文化的产物。甚至可以说,瓜子是表现中国人文化现象的一个符号。
    令人感兴趣的是“瓜”字。“瓜”字是葫芦科植物的形象词,这个字猛一看似乎是一个丝瓜的图象。旧时“瓜”字拆为“二”、“八”两个字,隐“二八即十六”之意。“破瓜的年龄”特指女子十六岁。如: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瓜字初分”闪烁其辞的说法替代“十六岁”,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对少女的一种委婉方式。委婉语在某种情况下往往能获得最佳表达效果。
    “瓜”,是一个名词,《现代汉语词典》上说:“①葫芦科植物,茎蔓生,叶子像手掌,花多是黄色,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如西瓜、南瓜、冬瓜、黄瓜等。②这种植物的果实。
    “子”、“儿”、“头”是最常见的名词后缀:石头——石子,钻头——钻子——钻儿,老头子——老头儿,等。这些后缀本身没有含义,但是汉民族在长期使用词语过程中,约定俗成地赋予这些后缀的一定的作用,使得它们能表现一定的情感。但“瓜”加上“子”仍是名词,不过就改变了意义。
    词汇是语言中最敏感最活泼的部分,也是变化最快最大、多姿多彩的部分,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因此,外国人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特别需要一本《汉语文化背景词典》,通过这词典,外国人可以一窥中国社会的风貌,看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看到中国社会条件的变化。
    二
    不同种类的词典有不同的宗旨,因此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词典的宗旨首先反映词典的性质。不同类型的词典和服务于不同对象的词典,都应有自己的个性和针对性。
    前往中国的外国人,有的是学习汉语、有的是经商或工作的。因此为满足他们需求,《汉语文化背景词典》也要收新词语。从文化的广义去理解,文化指文学、艺术、科学、教育、也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宗教迷信、神话典故以至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等,总之,文化渗透在社会各个方面。
    某些词语,尤其是政治及社会术语,会有自己的生命和使用期限,这是不足为怪的。它们随着某一特定事件的发生而出现、存在并发挥作用,然后逐渐消失了,以后只在书本里才见到它们。
    新词新语是最迅捷地反映社会生活使用状态的活语言,具有时效性。可是关于新词语的词典不多。作为学汉语的外国人怕新词语,因为碰到新词语难免误解和曲解。像“小康社会”、“托儿”、“包二奶”等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高,却没有收入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根本猜不到词义,叫人失望。有的名叫新词语,但收词和解释并不让人满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