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维吾尔语和韩语“手”、“脚”谚语比较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18-05-22 华语桥 [韩]李玄玉 参加讨论

    3.维韩“手”谚语的异同点
    在思想内容上,维韩谚语所具有的经验性、哲理性、讽喻性、训诫性等,反映出维韩民族认识世界、改造出界有相同的思维规律、伦理方法和观念规范。两个民族所处的地域环境、生存条件不同,历史经历、风俗信仰、经济生活等各有特点,对同一事物,同一事理观察的角度不同,包含的文化内涵不同而已。
    [韩谚语]
    3.l吹牛的手
    韩国人受中国儒家的影响比较谦虚,但从事某中“手艺匠”对自己的作品很自豪。所以在韩国产生了“吹牛的手。”
    做手艺的人从不会谦虚。(自卖自夸)
    在我的手上打针。(大吹大擂)
    3.2容易或不容易的手
    韩国也有“易如反掌”的谚语。指棘手而不容易的时候也用手来表示。尤其对没有本领的人就用扇子手来表示,因为从手的生理功能角度看,像扇子一样的手是很抓住东西和干活,所以韩国人把无能的人叫“扇子手。”例如:
    在地上用手比划着游泳。(非常容易)
    手越多做事越容易。(人多做事就容易)
    小手偷鸡蛋(①做事得到非常好的效果、②小手握不住鸡蛋,偷不了鸡蛋)
    用手熬夜玩水。(达不到成功)
    用手碰天。(没有希望)
    扇子手。(没有本领)
    热气吹冻手。(没用)
    门框夹住手。(进退两难)
    两个人在一个盘里洗手会打架。(两个人做一件事容易产生矛盾)
    [维谚语]
    3·l·l宗教的手
    伊斯兰教在维吾尔族中的传播、发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中的经济、政治、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等方面、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
    旁人净手,你做礼拜。
    3.l.2 以“畜牧”为主
    今天维吾尔族的大部分人集中生活在新疆的天山以南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是维吾尔族的先人们长期主要是从事牧畜业的生产活动。与马、羊、牛、骆等牧养牧畜为伴。谚语当中也包涵他们的从事牧畜业的。例如:
    高明的骑手不给马带嚼子。
    3.l.3手H业的手
    维吾尔族在历史上不仅牧业、农业生产有过比较辉煌的时期,而且手工业生产也一直比较发达,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制作的皮衣、皮帽、皮靴、马鞍、刀剑、地毯都很有名。维吾尔族随着逐渐变为农业定居的生活之后,制造农具也很发达。如犁、耙、斧子、“坎上曼”等许多种。谚语中留下了他们生活的痕迹。例如:
    抡砍土镘的苦处手知道,美味佳肴的味儿舌知道。
    手艺匠成不了巴依,也饿不着肚子。
    3.l.4比喻的手
    韩国谚语也常常用手指代人,用“手”当作人来描写,赋予手以人的形象、人的言行、人的感情、使手人格化。运用这种手法,能使谚语描绘的事物生动形象,抒发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亲切的感觉。
    比喻,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最古老的一种修辞格,也是人类各种语言普遍存在着的修辞格。在人体器官名词的范围里,比喻的关系还可以再分为形状相似、位置相似、功用相似、时空类比等下位范畴。功用相似指变化义所概括的对象的功能、作用与人体器官在人体中的功能和作用相似。如“手”转指“受物、手段”;时空类比是用空间概念来比喻时间的概念。如“脚”’转指“底部、下部、支掌物。”
    两个民族谚语中“手”的比喻手法往往都带有讽刺的意味和憎恶的感情,突出所代表的人物的特征,特别是人的思想品德、精神面貌、举止言行等,使形象更新鲜、更生动。
    由此可见维吾尔族和韩国人虽然在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地理位置和民族趣味等方面都不同,但对“手”的拟人借代用法的差异并不大。这说明人的身体器官方面的词语,在任何语言里都是非常常用的。
    我们说话时总是伴有许多手势,这些手势使我们的意思变得更清楚。此外,在书面语言中,手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一句话,如果我们同意我们的生活不能离开语言,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那么“手”在我们语言中也是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
    以“手”部位代其发出的某种行为。如手脚指的是动作。韦庄《逢李氏弟兄》说:“巡街走趁蝶衣裳破,上层深走雏手脚轻。”在韩语里也说“手脚收回来”,指的是开始一起做的意思。
    有关“手”的谚语是了解民族特点的最佳的媒介,显示出其独特的可靠性、稳定性、“言
    简”的多义性。世界人都有手,人们用它增添了修辞的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