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由“境”而“象”:主体性的凸显——从“雪”意象看现代新诗对古典诗词的突破(2)

http://www.newdu.com 2018-04-24 文艺报 初清华 参加讨论

    心怀忧患的凝视者:《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的诗作名篇《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创作于1937年底,历来诗歌研究者大都以时代背景来作为解读这首诗的关键,强调其悲哀忧郁的情感底色,而缺乏对诗题与诗中意象相对应的细致剖析,因此无力指出该诗作的艺术成就之关键所在。
    无疑,作为该诗题目,且在开篇和其后不断被重复吟唱的诗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是最震动人心的诗句。与徐志摩《雪花的快乐》中飞飏、飘洒着的雪花的轻盈不同,艾青诗中,雪是“落”下来的,一个“落”字,凝重感尽出,暗合李白诗作《北风行》中“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之古意。即使“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这么大的风中,雪不是飞舞,而是“落”,可见寒冷的程度,在空中就把雪花凝结在一起了。
    如果仅从该诗的前两小节来看,似乎并未摆脱唐边塞诗中视雪为构成寒苦困境的一个要素的窠臼。事实上,艾青的诗作《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虽也是创作于抗战背景之下,却并无战争硝烟,反而充满温情,全赖于“雪”的视角,雪的视角也是诗中“我”的视角,特别是对于雪与寒冷关系的理解:寒冷不是因雪带来的,而恰恰相反是因为寒冷而凝成的雪,雪不是寒冷的帮凶,反而是消解寒冷的“温暖”。这才能理解很多研究者把诗中的“我”完全等同于诗人自己的经历,更像是无视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特性的臆断,应该说,对于诗中“我”身份的把握,是解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关键。
    全诗共有三小节是写“我”的:
    “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由于你们的,/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我能如此深深地,/知道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
    “而我,/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躺在时间的河流上,/苦难的浪涛,/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流浪与监禁,/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
    “中国,/我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也许是“农人的后裔”误导了历来读者的想象方向,从而忽略了诗句“岁月的艰辛”是一种历时性表述,但若把三段连起来看,这种历时性就变得格外清晰了。诗作《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空间感也是极为丰富的,在所描摹出的整幅画面中,有赶着马车的农夫,有蓬头垢面的少妇,年老的母亲和无数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双臂的垦植者。而在同一片土地的不同时间,抑或是同一个寒夜的不同空间里陪伴着他们的,只有下落着的雪,“我”可看作诗人的自喻,也可视为“雪”的暗喻。雪是无所不在的,“躺在时间的河流上”,也曾历经苦难才能凝结成雪,随时可能被吞没——消融,还要面对“流浪与监禁”;同时,无论是古语“瑞雪兆丰年”,或是现代物理学都告诉我们,下雪天是放热天,落雪要比化雪时温度更高些,积雪的同时,也是在积蓄温度,所以才有诗末的疑问: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可见,无论是《雪花的快乐》中的坚定而执著的追求者,或是《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心怀忧患的凝视者,现代新诗中的“雪”已经不仅仅是作为构成某种环境、情景、意境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了,而是突破了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中与阴、冷相关联的局囿,而拥有了阳刚、温暖等新属性,也拥有了独立自主的主体意识,成为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主角。
    中国现代新诗对雪意象的塑造,由“境”而“象”的突破,其意义不仅在于丰富了雪意象的内涵,更重要的是所凸显出的强烈主体性思维,对中国传统贬抑人的主体性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造成强烈冲击,恰如黑格尔所言:“在主体中自由才能得到实现,因为主体是自由的实现的真实的材料”,正是有了如徐志摩、艾青等现代作家自我意识觉醒的先行者,才可能通过诗歌等文学艺术样式,来唤醒更多国人追寻个体解放、个性自由的主体意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