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读吴伯箫1961年的两份手稿(3)

http://www.newdu.com 2018-04-24 文艺报 邱俊平 参加讨论

    第5页 原稿:是劳动量最多的时候……可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勤地不懒,就算种的只是希望……
    刊发稿:是劳动量最多的时候……可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算种的只是希望……因为那是用成实的种子种在水肥充足的土壤里,人勤地不懒,有一分劳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
    作者在刊发稿中调整了“人勤地不懒”的位置,把“人勤地不懒”放在“有一分劳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之前,更符合句意的表达。
    第6页 原稿:蒜在抽苔,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发着脉脉香气;那时候人也会感到一种田园乐趣。
    刊发稿:蒜在抽苔,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发着脉脉香气;那时候,人也会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在“田园乐趣”前增加“真正的”这个定语,让人感受到作者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心情,把田园的乐趣、丰收的喜悦、劳动的诗情,凝练于“真正”二字上,让读者真切地体味到作者的情感,有着“言约而旨丰,辞近而意远”的意境。
    中学时,笔者学过《记一辆纺车》和《菜园小记》。30年后,读到这两篇散文的手书原稿,倍感亲切。那些泛黄的纸页呈现了作者创作时的心绪;删删改改的字里行间,有书稿编辑与作者的原始共鸣;在创作与修改之间,手书文字与印刷铅字之间,映现着那个时代创作的缩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