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读吴伯箫1961年的两份手稿

http://www.newdu.com 2018-04-24 文艺报 邱俊平 参加讨论

    
    吴伯箫原名熙成,当代著名散文家,一生笔耕不辍,成果丰硕。最能代表其散文成就的是《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等一组回忆延安生活的作品。中国现代文学馆珍藏有吴伯箫1961年创作的《记一辆纺车》和《种菜》(后改为《菜园小记》)两部手稿,保存于恒温恒湿的手稿库中。这两部手稿是由中国作家协会捐赠,上世纪90年代初入藏中国现代文学馆的。
    《记一辆纺车》和《菜园小记》作为描写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典型性的剪影和片段,放声歌颂延安精神,弘扬依靠自己的双手,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发表于正处于困难时期的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吴伯箫创作的初衷。
    《记一辆纺车》手稿共8页,作者用毛笔书写于“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专用稿纸上。首页左上角盖有《人民文学》杂志的红色发稿印章,可以清晰看到“1961年4月”字样;末页尾部有完稿日期“一九六一年二月十五日,春节”字样。从整部手稿看,几乎每页稿纸上都有多处修改的痕迹,或添加或删除,作者都有明显的标识。尤其是删除的字、词、句,吴伯箫均用墨笔沿字的轮廓涂成方形,看上去非常工整,并在每页稿纸上标注了页码。
    《种菜》手稿共7页,作者也是用毛笔书写于“20×20”灰格稿纸上。手稿的首页顶端盖有《人民文学》杂志的红色发稿印章,上有“人民文学1961年5月”字样;手稿末页有完稿日期“一九六一年四月九日”字样。从印章上看,这篇文章应发表于1961年5月号《人民文学》杂志上,但笔者查看1961年《人民文学》杂志后得知,这篇文章实际上发表于1961年6月号《人民文学》杂志上,并更名为《菜园小记》。手稿中有红、黑两色毛笔修改的字迹,将修改笔迹作了比对后发现,红色字迹不是吴伯箫的手迹,应为编辑的修改笔迹,而黑色修改字迹才是作者手迹。将《种菜》原稿与1961年发表于《人民文学》杂志上的《菜园小记》作比较,发现内容有多处修改,从而判断这部手稿为初稿而非定稿。
    笔者将两部手稿原稿与1961年《人民文学》杂志的刊发稿(以下简称“刊发稿”)作了比较,发现《记一辆纺车》和《种菜》虽创作并发表于同一年,但很明显,《记一辆纺车》原稿与刊发稿相比,修改得极少,只有两处添加了文字。而《种菜》的刊发稿却作了大量修改,汇总了一下,有20余处。整体来看,这次修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对个别语句措辞的修改(包括题目),二是俗语、谚语的引用。一篇文章语言表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感情表达的效果。本文拟对《种菜》原稿与刊发稿做一个比较,同时浅析修改的原因及其文学价值。现把主要异同点列举如下并加以说明。
    标题 原稿:《种菜》
    刊发稿:《菜园小记》
    作者将作品名由《种菜》改为《菜园小记》,更富有文学色彩。
    第1页 原稿:种花好,种菜也好。
    刊发稿:种花好,种菜更好。
    从原稿修改的痕迹中依稀可见,吴伯箫开始用的是“更”字。后改为“也”字,但在出版时又将“也”字改为“更”字。一字之差,“更”字能够在“好”的程度上再进一步,凸显了种菜的好处。可以看出,作者是经过反复斟酌推敲的,仅一个字反复修改,见证了作者创作时的思绪,修订时的考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