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箫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创作别具特色、堪称一家,在我国散文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追随着时代的脚步在自己的园地里辛勤垦植、耕耘50余年,先后创作了200多篇散文,在其各个时期都写下了精辟动人的篇章,在思想上和艺术上不断焕发出新的气息,结出新的丰硕的果实。他曾在晚年谈到自己散文时说:“可能我的艺林里只有无花果一科。”这句自谦之词中道出了他质朴无华的散文艺术风格。无花果没有绚烂多姿的花朵,它不炫耀,不矫饰,外观质朴无华,只是不声不响地奉献果实。吴伯箫的散文,确有着与此相似的品格:朴素中见真情,平淡中见精神。它总是以丰厚的内涵发人深省,又总是以隽永的情思引人遐想。它同无花果一样,没有争奇斗艳之意,只有奉献甘果之心。 一 吴伯箫曾说:“自己学着用白话写作,是1925年夏天到北京以后的事。”这一时期他“满怀着一种冲破黑暗,探求光明如饥似渴”的情思, 为“抨击残暴,作正义的呐喊”。吴伯箫散文创作从一开始就和追求光明的斗争结合在一起,走到了时代的前沿,站在了较高的思想起点上,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优秀传统。这一创作思想成为他文学创作的主旋律,在不同时期都闪耀着时代的光华,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动力源泉。 30年代初期,吴伯箫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先在青岛大学工作,后又到济南乡村师范、山东省教育厅和莱阳乡村师范等地方任职。这一时期,他“曾梦想以写作为业”,但“九·一八”的炮火焚毁了一切,大片国土沦陷,人民惨遭杀戮,而国民党反动派对野蛮的侵略者,只是一味地退让、不抵抗。吴伯箫一面从事教育工作,一面抽空写作,“立意是反对日寇侵略,仇恨国贼的罪恶”(《无花果》)。他曾针对“不抵抗”政策写了《黑将军挥泪退克山》,在《羽书》中表达了把侵略者从中原版图上肃清的决心,在《我还没有见过长城》中表达了抗敌御侮的心愿,在《理发到差》中揭露了山东军阀韩复榘的愚民政策。这个时期他的创作,寄寓自己对美好理想的祈念, 或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或对世间的黑暗发出自己的呐喊。 在抗日救国的岁月中问世的第一个散文集《羽书》,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吴伯箫抛弃初写散文时狭小的个人天地,把艺术的触角楔入了社会时代生活的底层和深层,用酣畅淋漓的文字浇灌那饱受战火灾难而又富饶的土地,展示祖国、人民、历史所闪耀出的富饶无比的内涵的美。正如韦佩(王统照)在《羽书》序言中所说:“多少热情早在平静的生活中埋伏下日后开花结实的种子。”这个时期吴伯箫的散文,在追求作品内容的诚挚真切的同时,采撷和试验各种最适于内容的表达形式,逐渐形成了一种由朴见真的艺术风格。 1938年,吴伯箫几经辗转来到延安。在这个革命大熔炉里,他先在抗大政治班学习,后又参加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的抗战文艺工作组,到晋东南前方做战地宣传工作。1939年5月回延安,先后在边区文化协会和边区政府教育厅工作。生活的变迁,使他的思想感情随着发生了变化,在戎马倥偬的间歇拿起笔来,写眼见的战斗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又以另一种风貌出现于文坛。他充分利用在延安工作的方便条件,访问了各根据地到延安的党政军干部,听他们介绍抗战军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由于作家的生活环境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获得前所未有的生活源泉,因而他的作品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吴伯箫这个阶段的作品,主要以《黑红点》和《潞安风物》两个集子为主,大都以参加革命以来的抗战生活为内容。这一时期的创作以写战地通讯的“急就章”居多,如《神头岭》《夜摸常胜军》等,从不同层面再现了战地生活,文笔简练,构思相对粗疏。这一时期作者发表了《向海洋》《客居的心情》《论忘我的境界》等文思隽永的散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向海洋》在层层递进地抒写对海洋以及临海的故土的思念中,结尾时却转笔说:“我抚育过华夏祖先的土壤啊!万千年前据说你曾经也是海洋的。”“现在是土地也要沸腾起来,咆哮起来的时候了。”散文在平铺直叙之中奇峰突起,骤然间把作品的主题扩伸到一个全新的情感境界,做到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思想性和艺术性和谐统一,堪称神来之笔。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彻底改变了《羽书》的写作格局。 1942年,是吴伯箫散文创作的分水岭。这一年,吴伯箫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吴伯箫在座谈会上的简短发言,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鼓励。延安文艺座谈会对吴伯箫的创作影响极大,使他下定决心“为人民服务”,他开始在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必由之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子,使他的创作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又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他创作了《战斗的丰饶的南泥湾》《出发点》等散文,感情奔放,思想内涵深邃,呈现出崭新的艺术风貌。 新中国成立以后,吴伯箫先后在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教育部门,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担任领导工作。他在繁忙工作的余暇,以饱满的生活激情和旺盛的创作活力,沿着人民的文艺之路,继续对散文创作进行孜孜不倦的开拓,技巧更见纯熟。一支生花的彩笔恰遇万紫千红的现实,英雄真正有了用武之地。吴伯箫面对曾经为之哀叹过的大地上万象更新、欣欣向荣的形势,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有感就发,一发就不可止,陆续写出了《北极星》《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难老泉》《忘年》等不同凡响的作品,引起了巨大社会反响,被誉为当代散文“三大家”之外的“大家”。吴伯箫在他自己的创作史上登上了新的高度,也为当代中国的散文创作写了光彩的华章。 纵观吴伯箫的创作生涯,他以不同时期的呕心沥血之作给我们描绘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许多重要画面,透过这一雄壮而形象的历史画卷,我们看到一个执著地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以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无花果”,成为人民所爱戴的卓越散文家的奋斗历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