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环境成分的显化 原文(3)和(5)中的环境情况(时间、条件)是隐性的,但在Legge和Waley的译文中都变成了显性的。如果把两个译文回译过来,就能看得更加清楚: 这里显化出来的成分包括上一节所讨论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从上面两个回译可以看出,无论是Legge还是Waley的译文,都添加了表示环境意义的成分。译文(3a)中的“when”和“when”,译文(3b)中的“while”、“while”和“after the repast”。 译文(3b) 中的“after the repast”是译者为了衔接前后两句添加上去的,译文中“nor”的使用也是起到前后两句衔接的作用。比较一下译文(3a)和译文(3b),便可看出,前者把“食不语/寝不言”译为独立的两句话,讲的是两个有相关但联系不紧密的事件,而后者则把“食不语/寝不言”当作是有顺序先后的两个行为,通过添加“nor”和“after the repast”来表示这种紧密的关系。 在译文(5a)和译文(5b)中,同样出现环境意义显化的语言表达。先看译文: 译文(5a)与上面的(3a)和(3b)一样,通过添加表示环境意义的语言成分,突出两个过程(“正”和“坐”)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在(3a)和(3b)中,显化的是“时间”关系,在(5a)中,显化的是“条件”关系。此外,(5a)和(5b)中的表示“位置”意义的“on it”和“on a mat”也是显化环境成分的表现。在译文(5a)中,“席不正”被当作是表达“条件”意义,与表示“时间”意义的结构相近,因此可以把“if”换成“when”。但是,在译文(5b) 中,“席不正”被翻译为修饰第二个过程(“坐”) 所涉及的位置的后置修饰成分。因此,如果把(5b)回译过来,它的意义与原文要比译文(5a)偏离更远。试比较: 上面已经说了译文(5a)和(5b)的一些特别之处,包括“席子”的特指意义和泛指意义,译文中动词的时态形式。就词汇语法结构而言,译文(5a)是小句复合体,两个小句之间存在着“扩展:加强”的逻辑语义关系,而译文(5b)则是一个简单小句,“that is not straight”是一个嵌入小句,不与小句的核心成分形成任何逻辑语义关系。 就译文的显化现象而言,辜鸿铭的译文(Ku,1898:79)比Legge和Waley都突出。下面是辜译中例(3)和例(5)的对应译文: 在辜译(3c)和(5c)中,显化的现象更加突出。除了类似于译文(3a)、(5a)、(3b)、(5b)中所出现的参与者显化和环境成分显化外,译文(3c)中的“at table”和译文(5c)中的“in ordinary life”都是环境成分的显化表现。此外,译文(5c)中添加了“used as a cushion”对“席”进行说明,“正”也被显化翻译为“properly and squarely laid”。译文(5c)的句式变化比译文(5a)和(5b)更大,这点从回译可以明显看出来:“在日常生活中,除非用作坐垫的席子被正确地成直角地放置,否则他不会坐上去。”(王京涛,2013:21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