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 言 翻译共性是翻译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至今为止,学界对翻译共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显化、简化(simplification)和范化(normalization)。其中对显化的研究是最多,也是最深入的。显化概念最早由Vinay和Darbelnet(1995)在进行英法双向对比研究时,作为一种文体特征的翻译技巧提出,主要指在译语中,把原语种的隐含信息给予明示。进行翻译显化研究的国外学者包括Blum-Kulka(1986)、Baker(1993;1996;2000)、Øverås(1998)、Klaudy(1998)、Olohan(2004)、Kenny(2001)等。国内学者有贺显斌(2003)、王克非(2003)、柯飞(2005)、胡显耀(2005;2006)、黄立波和王克非(2006)、黄立波(2007)、刘泽权和侯羽(2008),及我国台湾学者陈瑞清(2005)。 本文所研究的话题与其他学者相同,也是翻译中的显化问题,但所根据的理论指导是系统功能语言学(Halliday,1994),所分析的语料是《论语》的英语译本。 2.显化的定义和分类 Blum-Kulka(1986)提出了“显化假设(explicitation hypothesis)”,他认为,翻译过程使得译文相对于原文更加冗长,其表现形式为衔接方式的显化程度提高。Klaudy(1993;1996)对显化现象的研究分为两个时期:早期以匈-俄学术文本,文学文本双向翻译及匈英文学文本双向翻译为主,将翻译中的添加策略分为三类:强制性添加、非强制性添加和语用添加。后来,Klaudy(1998)对自己早期的观点进行了修正,将显化分为四类:强制性显化、非强制性显化、语用显化、翻译过程的内在显化(translation-inherent explicitation),并指出第四类才是显化研究的真正对象。 3.Erich Steiner的显化研究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显化现象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研究的学者主要有两位:Julian House和Erich Steiner。House(转自Munday,2012:92-94)提出了以Halliday的语域理论为基础的译文评估分析模式。该模式采用Halliday语域分析中的三个概念:语场(field)、语式(mode)、和语旨(tenor)作为参数,将语言特征和语篇的语境相结合,运用词汇手段、句法手段和语篇手段作为维度,比较分析原文与译文的对等程度和偏离程度。根据分析结果,把译文划分为“显性翻译(overt translation)”和“隐性翻译(covert translation)”。关于House的有关研究,国内已经有学者进行介绍和评估(如司显柱,2005),这里主要介绍 Steiner的研究。 Steiner(2005)的显化研究模式比House更为复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区分了显性(explicitness)和显化(explicitation);第二,将显化特征分为词汇语法(lexicogrammar)显化和语篇(textual)显化两个层面。第三,提出了显性分析的模块化(modularization of explicitation)观点。 Steiner在分析显化之前,首先区分了“显性”和“显化”。他认为,“显性(explicitness)”指的是词汇语法在语篇中解码后的一种特征或特性,而“显化(explicitation)”则是指译者在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时,使某种信息明确化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前者是静态的特征,后者是动态的过程。其次,Steiner(2005:11)将显化分两个层次:词汇语法层和语篇层。其中,词汇显化和语法结构的显化主要体现在小句层面,而语篇显化或衔接显化则体现在小句层面之上。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前期的显化特征的实证性研究(如Baker,1996;Olohan,2004)主要集中在语篇中的词汇层面,如文中的字词数量,每个句子中的词数,有多少连接词或副词在译文中实现了,或者是衔接关系的显化等。而Steiner(2005)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下的显化分析,不仅更重视区分显化特征和显化过程的理论差异,同时强调分析不同语言层面的显化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