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析与讨论 就及物性而言,一个情形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过程,因为过程决定了参与者的类型和参与者的数量。例如,就“给(予)”这个过程而言,通常要求有三个参与者角色:发出动作的人、所给予的物体(东西)和接受物体(东西)的人。试比较: 上面的(1a)中有三个参与者:the boy(发出“给予”动作的人)、the girl(接受物体的人)、a book(所给予的物体)。尽管(1b)的语法结构与(1a)的有些差异,但它也有相同的三个参与者。例(1c)、(1d)、(1e)和(1f)都不是符合语法的句子,原因是它们都缺少了一个参与者。 5.1 参与者的显化 就语言类型所表现的差异而言,汉语与英语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论语》是用古汉语写成的,与现代英语的差异更大。我们比较《论语》与其英译过程中,发现译文中的参与者的显化现象非常普遍。下面先看一个例子,《论语·乡党篇第十》中的第9-12节(杨伯峻,1958:118 -119): 限于篇幅,这里主要分析例(3)和例(5),把例(2)和例(4)同时列在这里,原因主要是给例(3)和例(5)提供上下文。下面是Legge(1861:233)的英译文: 在原文中,例(3)中四个过程“食”、“语”、“寝”和“言”的参与者并没有表现出来。译者Legge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断定这个参与者是孔子,因此就译为“he”。例(3a)中出现了省略,完整的结构应该是:“When he was eating,he did not converse.When he was in bed,he did not speak.”例(3a)中“he”是代词,与《论语·乡党篇第十》中第一节译文(Legge,1861: 233)中出现的“Confucius”形成“回指”关系(Halliday&Hasan,1976)。在例(5)中,“坐”这个过程的参与者没有出现,“席”是特指还是泛指也不清楚。在Legge的译文中,“坐”的参与者被确定为孔子,因此译文中用了表示“回指”关系的“he”;“席”也被作为特指处理,因此译文中用了“his mat”,而不是“a mat”。这里的分析表明,译者采用显化的手法,在译文中填补了参与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