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许国璋先生和他的“语言”(3)

http://www.newdu.com 2017-12-06 《北京教育》 姚小平 参加讨论

    许国璋和《外语教学与研究》
    纵观许国璋先生的学术作品,又深感他颇得传统学人的遗风,既求索学问,也讲究文章。他的学术作品时至今日依然耐读,这同样是一个重要原因。从前中国没有论文,只有文章;曾几何时,中国学术并入国际轨道,才有了论文,于是文章也就不再是学者追求的目标。可是在许先生,学问和文章原本是同一件事情的两面,无论如何也不能分开,故而他的每一篇论文,都做成了美文。只是论文好写,美文难作,他能一气呵成,却不能高产,够得上今日科研标准的长篇论作并不多。在一个人文学者,这一点显然很要紧:不应为取悦于当世而快速炮制,而要为裨益后世、为作品能有经久的价值而潜心撰著。当年许先生深明此理,但愿身为后学的我们,今天也能谨记这一道理。
    晚年,许国璋先生接过《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花费了大量心血。不像有些杂志的主编,只图挂个虚名,他这个主编当得实实在在,不仅亲自组稿、审稿,而且连改稿、校订也会参与。每一期首页“主编的话”,及一些专栏的编者按,更是属于他的专利,文字既活泼而灵动,又不乏识见与气势。这些至多千字、少则两三百字的短小篇章,我想可以叫做“许国璋体”,赋予了这份杂志一幅独异的面貌,在同类的多家刊物中颇能特出。人文学术依赖于有个性的人,随着先生的离去,这种个性化的杂志风格也就不复存在。但先生论学著文的风格,或多或少影响了我们这些在他身边工作的年青人。他常说,写文章一忌社论文体;二忌滥用四字成语;三忌“初探”“刍议”“浅谈”之类俗词,以及“时间仓促,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一类模式化的假客套。我现在审人书稿,每见前言后序里出现“抛砖引玉”,就想起先生有一回给人改稿,毫不迟疑地把它删掉,可终于还是忍住不删,因为怕人质疑:成语乃是瑰宝,不用就可惜了。
    如今我走在北外校园西区,走过虽显得老旧而依然坚挺的北楼,还记得进了乙门,上至三层,就到了先生家。应门的总是他夫人怀仁,我们叫她许师母。先生性情耿直,是一爽快人。不止一次我在他家,听得他朝电话那头大声嚷叫,多半是为了学生或同事;有一次还是为了我,因为回国后一时无处落脚,得找房管科协调。先生不是穷书生,日子过得宽绰,衣着始终体面,还经常请我们吃饭。20世纪80年代国人收入很低,饭馆去得少,所以对吃饭这件事很期待。有时不禁暗想,将来如果也做学问,最好能像许先生一样有点闲钱,必要时可以济人。外研社前社长李朋义曾说起,20世纪80年代初他留学英国时,许先生便给他汇过一笔款。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德国,也收到先生转经一家英国出版社汇来的两百镑,除了指定的几部资料,余款随我添置图书。这是学问之外的许国璋,一个有生趣、有情谊的人,一样地令我们经常忆起。
    (作者:姚小平,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