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大西克也 2001 《“殹”和“也”交替——六國統一前後書面語言的一個側面》,《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2號。又見:李學勤、謝桂華主編《簡帛研究》,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馮 玉,張海楠 2010 《論先秦句尾語氣詞“耳”、“爾”之不同——以<孟子> 為例》,《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期,35-36頁。 方有國 2009 《<詩經>“斯”字研究》,《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70-174頁。 郭錫良 1988 《先秦語氣詞新探(一)》,《古漢語研究》第1期,49-55頁。 郭錫良 1989 《先秦語氣詞新探(二)》,《古漢語研究》第1期,74-81頁。 郭錫良 2005 《遠古漢語的詞類系統》,《漢語史論集(增補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管燮初 1962 《甲骨文金文中“唯”字用法的分析》,《中國語文》第6期。 高 智 2010 《古文字“也”、“只”形義關係解析》,《古文字研究》第28輯,524-529頁,北京:中華書局。 何定生 1928a 《漢以前的文法研究》,《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周刊》第31/32/33期, 何定生 1928b 《尚書的文法及其年代》,《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周刊》第49/50/51期, 胡敕瑞 2015 《<老子>諸本的句末語氣詞》,《語言學論叢》第50輯,280-368頁,北京:商務印書館。 華建光 2011a 《先秦語氣詞研究中的若干問題》,《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期,1-10頁。 華建光2011b 《試証先秦語氣詞“夫”的“傳信”功能》,《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2期,97-101頁。 韓宏韜 2006 《<詩經>句末語氣詞正變簡論》,《學海》第1期,133-171頁。 韓劍南,郝晉陽 2004 《<周家臺秦簡>虛詞研究》,《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 胡靜麗 2007 《<詩經>語氣詞研究》,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十八屆年會論文提要集。 何琳儀,房振三 2006 《“也”、“只”考辨》,《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3輯,176頁,北京:商務印書館。 胡賢云 2010 《<荀子>句末語氣詞分析》,《民辦教育研究》第4期,69-75頁。 精貴生 1988 《句尾“焉”字的詞性及辨別方法》,《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 吉仕梅 1997 《<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料的利用與漢語詞彙語法之研究》,《樂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 姜允玉 2002 《出土文獻中的語氣詞“也”》,《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 李達良 1980 《若干文言語氣詞源出上古時期的推測》,《中國語文研究》第1期。 李炳海 2011 《先秦詩歌句末語氣詞的來源及其聲調、功能》,《學術研究》第8期,128-135頁。 劉承慧 2008 《先秦“也”“矣”之辯——以<左傳>文本為主要論據的研究》,《中國語言學集刊》第2卷第2期。 李家浩 2008 《釋老簋銘文中的“”字——兼談“只”字的來源》,《古文字研究》第27輯,北京:中華書局。 劉 利,李小軍 2013 《先秦至唐五代語氣詞的來源及衍生規律》,《漢語史學報》第13輯,4-16頁,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 莉 2008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虛詞研究》,《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3輯,90-113頁,成都:巴蜀書社。 雷黎明 2011 《先秦傳世典籍“兮”字本貌及形用流變》,《廣西社會科學》第7期,134-137頁。 李明曉 2008 《戰國楚簡語氣詞研究》,《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3輯,65-89頁,成都:巴蜀書社。 呂文科 2010 《語氣、語氣詞和古代漢語語氣詞研究綜述》,《青海師範大學民族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27-30頁。 劉曉南 1991 《先秦語氣詞的歷時多義現象》,《古漢語研究》第3期,74-81頁。 李學勤 1980 《關於師組卜辭的一些問題》,《古文字研究》第3輯,32-42頁,北京:中華書局。 李佐豐 2003 《上古漢語的“也”、“矣”、“焉”》,《上古漢語語法研究》,223-254頁,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李宗江 2005 《試論古漢語語氣詞“已”的來源》,《中國語文》第2期,139-192頁。 李曉峰 2008 《西周金文語言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6期,83-86頁。 李小軍 2008 《從指代到語氣、從句法到語用——以“者”、“焉”為例試論主觀性對語氣詞形成的影響》,《漢語史學報》第7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麻愛民 2010 《近三十年兩周金文語法研究述評》,《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期,114-117頁。 孟子敏 2005 《句末語氣助詞“也”的意義及其流變》,《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17-26頁。 喬惟森 1987 《古漢語語氣詞數問》,《西北民族學院學報》第4期,75-78頁。 裘錫圭 1988 《關於殷墟卜辭的命辭是否問句的考察》,《中國語文》第1期,1-20頁。 裘燮君 1999a 《詩經句尾語氣詞的原始性質》,《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95-101頁;又見《殷商虛詞研究》,128-141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裘燮君 1999b 《<詩經>足句語氣詞的語氣功能》,《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裘燮君 1994 《先秦文獻中“唯”作助詞的用法》,《第一屆國際先秦漢語語法研討會文集》,193-201頁,長沙:嶽麓書社。 裘燮君 2000 《早期不同文體文獻在語氣詞運用上的差異》,《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62-66頁。又見《殷商虛詞研究》,157-168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裘燮君 2003 《<詩經>語氣詞功能探析——<詩經>語氣詞入韻、足句和感嘆功能》,《河池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60-65頁;又見《殷商虛詞研究》,142-156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裘燮君 2004 《商周句尾語氣詞的發展(一)——也談殷商卜辭中語氣詞“抑”、“執”的語氣詞性質》,《河池學院學報》第5期,77-83頁。又見《殷商虛詞研究》,169-184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第3期,48-51頁。 錢宗武 1994 《<尚書>無“也”字說》,《古漢語研究》第2期,55-59頁。 沈 培 2004 《西周金文中的“繇”和<尚書>中的“迪”》,《古文字研究》第25輯,218-224頁,北京:中華書局。 文伯倫 1996 《說“也”》,《綿陽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 王 聰 2014 《淺論上古漢語語氣詞“也”的功能演變》,《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第7期,100-101頁。 魏慈德 2012 《試論楚簡中“兮”字的讀音》,《古文字研究》第29輯,713-717頁,北京:中華書局。 鄔可晶 2015 《上古漢語中本來是否存在語氣詞“只”的問題的再檢討》,《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6輯,399-422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統尚,石毓智 2008 《先秦漢語的判斷標記“也”及其功能擴展》,《語言研究》第4期,63-73頁。 王 穎 2004 《西周金文及<尚書>中之“若曰”考》,《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64-96頁。 王志平 2003 《<試論>發微》,《華學》第6輯,紫禁城出版社。 吳振武 2006 《試說平山戰國中山王墓銅器銘文中的“”字》,《中國文字學報》第1輯,北京:商務印書館。 武振玉 2009 《兩周金文中“雩”的詞性和用法》,《重慶三峽學院學報》第1期,94-96頁。 武振玉 2011 《殷周金文語法研究綜述》,《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期,46-49頁。 姚炳祺 1983 《“其”字的早期用法》,《學術研究》第6期,105-111頁。 楊慧芝 2015 《<詩經>語氣詞研究》,《青年文學家》第12期,122頁。 楊繼文 2008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虛詞研究》,《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3輯,114-136頁,成都:巴蜀書社。 于麗麗 2008 《從<論語>看上古漢語中語氣詞“也”和“矣”的使用》,《安徽文學》第1期,143頁。 姚權貴 2012 《從<馬氏文通>助字看先秦漢語語氣詞系統》,《六盤水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31-34頁。 俞 欣 2001 《“與”“与”考源》,《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