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顺应理论(2007年)。顺应理论认为语言的顺应性会使语言使用者在动态的可选择的语言范围内灵活选择所需语言以达到交际目的。我国最早从顺应角度研究网络语言的侯志华发现网络语言使用者在语言各个结构层次上做出的语言选择“其实是语言使用者顺应语境的结果”[42]。其他研究者对网络语言顺应结果下的语码转换[43][44][45][46][47]和模因顺应[48][49][50][51]提出了各自观点,丰富了网络语言的理论认知。顺应理论开启了网络语言研究的新视角,也表明了网络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创新。[52] 网络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多角度研究和多理论论证会让人们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网络语言,从而更加客观理智的看待网络语言。 五 规范与立法二十年 二十年间,学者对网络语言是否要规范以及如何规范,观点各异,反映了网络语言规范与立法的曲折与迂回。 1.自由发展期(1994-1999)。中国早期的网络交流中,网络语言与书面语言差别不大,只是传播媒介的改变。此时期人们重在网络语言的运用和创造,其立法与规范问题并没有得到广泛关注,1999年前关于网络语言规范的相关文章和报道几乎没有。这一时期网络语言的发展比较平稳,属于网络语言自由发展时期。 2.自发规范(2000-2005)。自发规范是指人们利用报纸、学术文章、网络和新闻等媒介讨论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其发端是2000年6月26日和27日《文汇报》的两篇文章《网络语言不规范引起关注》和《怎样看待新的网络语言》,这两篇报道被看作是网络语言规范的第一次冲击波。网络媒体也在关注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如中国新闻网2005年9月26日发文《网络语言颠覆传统文字习惯》,讨论如何看待网络语言。新华网2005年9月27日刊文指出网络语言流行对汉语造成负面影响,表明社会倾向网络语言立法规范。这一时期的研究者、学者在就网络语言某一方面研究的同时也会对其规范发表相关看法[53],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不过其整体并不系统,其侧重点仍是网民自律和网络环境监管,对文字方面的立法要求极少,文献总量不多,但说明人们开始考虑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开始为网络语言的立法做铺垫。 值得一提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对网络语言的严格立法,如2004年《新京报(北京)》[54]发表文章指出对网络语言不能采取鸵鸟态度,认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阅读的载体”。“如今到了键盘、网络语言的时代,语言革命已经是大势所趋”。中国国际教育网2005年的文章指出,当代汉语的形态发生着急剧的变异,“网络语言”代表21世纪语言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新世纪的生活和语言活力,顺之者昌。对网络语言的两种态度反映着人们对网络语言规范与立法的不同看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