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态内涵的重新认识,加快了人们对语态的概念和范围的思考。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认为主动句和被动句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一样,或者说,这一句只是那一句的另一种说法,同时认为这种转换关系是垂直的,而非水平的,对语态的研究应主要限制在小句层。由此可见,转换生成语法的研究克服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关于语态研究的不足之处,但它自身的分析步骤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戴维·克里斯特尔的《现代语言学辞典》(沈家煊译,2001年版)认为“态”是对句子结构的语法描写,除了主动态和被动态,可能还有其他“态”,他还将“态”和反身式、使役式、无人称构式等结构进一步联系起来,这样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另外,《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7年版)解释了施动者作主语(主动)的句子与承受者作主语(被动)的句子之间的对比关系,认为其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既涉及到结构形式又涉及到语义。何谓安认为这个解释是把语态纳入句子范畴,他对牛津观点进一步阐发为“‘语态’是有关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支配、被支配关系的主谓结构形式;‘主动语态’是主语作为动作的施动者的语法结构形式,‘被动语态’是主语作为动作承受者的语法结构形式”。[3]这个定义更加明确了语态的属性。 20世纪80年代以后,M.Shibatani、Bernard Comrie、M.H.Klaiman等学者以格语法、类型学等语言学理论为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对英语和其他民族语言的语态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重点探讨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关系,并划分了新的语态类型。M.Shibatani认为语态主要是从小句隐形的语义功能上挑选合适的显性句法要素充当主语,担当相应的语义角色。他将格语法理论应用到语态分析中,根据分析作格、通格、主格、受格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总结出了大多数语言关于语态问题的共性特点。[4]Bernard Comrie指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有很多模棱两可的构式,由此提出了假被动态、半被动态以及针对作格语言的逆被动态,他认为施事作主语是原型主语话题角色,根据语法和语用功能,主语可以被指派为其他语义角色。[5]M.H.Klaiman提出,在许多语言中,非派生句子的主语可以有两类:控制者和受影响实体,以此作为划分语态的参数。语态有基本语态和派生语态之分,并且语态系统是不断变化的。[6]这些理论使我们进一步看到了语态系统的复杂性,特别是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交叉和不对称性。 同时,韩礼德(Halliday,M.A.K)等也从功能语法的角度探讨了语态问题。他提出语言具有经验功能,即人们在表达经验时,传递了包括环境、参与者与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等信息。人们说话时往往包含一个过程,语态主要是交待某一过程首先与哪一个参加者建立联系,语态本质上是属于句子的表达问题。韩礼德着眼于过程和参加者的关系,把语态分为“中动”(middle)和“非中动”(non-middle)两大类。某个过程本身只与一个参与者有关,不涉及其他参与者,表示这个过程的小句就是中动态句。如The glass broke,其中的“the glass”不是“broke”这个动作的动作者,而是它的承受者。这类句子在传统语法中被看作主动态句。某个过程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参与者有关,表现这个过程的小句就是非中动态句。非中动态句又包含两类,表过程的小句首先与动作者联系的是主动语态,如The cat broke the glass,其中的“the cat”是动作者,“the glass”是过程的目标;表过程的小句如果与目标联系则是被动语态,如The glass was broken by the cat。在被动态句中,主语是目标,一般由名词词组充当,过程本身一般由助动词be+及物动词+en分词形式构成,动作者一般由by引导的介词短语担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