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通論性論著 對於簡牘碑刻文字的研究意義、價值和研究方法,裘錫圭(1999)、陸錫興(1997,2000)、金其楨(1999)、方孝坤(2001)、劉釗(2003)、王立軍(2004)、鄭婕(2005)、毛遠明(2007)等人撰文作了具體的討論。這些論文認爲簡牘碑刻文字,爲考察和校讀古籍古史、研究漢字的演變和發展等提供了充足的證據。其中毛遠明《漢魏晉南北朝碑刻文獻文字研究的初步設想》一文認爲漢魏晉南北朝碑刻文獻真實性强,數量充足,產生的時代、地域明確,利用這批文獻進行文字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文章詳细討論了碑刻文字研究的具體內容、價值,並對研究的思路、步驟與方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對簡牘碑刻文獻和文字研究也形成了不少通論性著作,例如《中國簡牘學綜論》(鄭有國編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居延漢簡通論》(薛英群著,甘肅教育出版社1991年)、《帛易說略》(韓仲民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敦煌漢簡編年考證》(饒宗頤、李均明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5年)、《說隸》(任平著,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簡牘文書學》(李均明、劉軍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帛書史話》(陳松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年)、《簡帛佚籍與學術史》(李學勤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漢簡研究》(大庭修編著,徐世虹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二十世紀簡帛學研究》(沈頌金著,學苑出版社2003年)、《居延漢簡簿籍分類研究》(李天虹著,科學出版社2003年)、《古代帛書》(劉國忠著,文物出版社2004年)、《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李零著,三聯書店2004年)、《長江流域出土簡牘與研究》(胡平生、李天虹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新出簡帛研究》(艾蘭、邢文編,文物出版社2004年)、《簡帛文獻學通論》(張顯成著,中華書局2004年)、《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駢宇騫、段書安編著,文物出版社2006年)、《碑刻文獻學通論》(毛遠明著,中華書局2010年)等等。其中張顯成先生的《簡帛文獻學通論》是第一部系統研究“簡帛文獻學”各方面問題的通論性著作。該書考察了簡帛及簡帛文獻學定義,全面分析了簡帛制度及類別,詳細地闡述了簡制材料對各學科研究的重大價值。毛遠明先生的《碑刻文獻學通論》是第一部全面、系統研究碑刻文獻學的通論性著作,該書討論了碑刻的定義,碑刻文獻學研究的對象、內容和任務;追溯了我國各類碑刻的歷史和特點,分析了碑刻文獻的重要研究價值,並對碑刻文獻的研究作了回顧和展望。任平先生的《說隸》一書,首次比較系統地論述了隸書的形成與流變,分析了隸書的形體和構造,填補了隸書研究的空白。此外曾良《隋唐出土墓誌文字研究及整理》(齊魯書社,2007)一書對隋唐時期墓誌的情況進行了梳理,並對《唐代墓誌彙編》與《續集》中的錯誤進行了訂正。鄭婕的博士學位論文《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07)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楷書、異體字和漢字構形系統進行了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