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资源意识的建立带有明显的时代性。语言资源古已存在,古往今来一直被人类开发利用,但是只有到了信息时代,语言资源意识才可能建立并充分显示其价值。语言资源意识具有浓重的人文色彩,甚至可以说,它带着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思想而产生尊重文化、善待人类自己的意识。语言资源意识是“绿色”的,是科学发展思想指导下的语言规划理念。 促进语言资源意识的建立,保护好、开发好国家的语言资源,不仅是学术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必须在法律、政策上有明确体现,在行政上要明确责任。在基于语言资源理念的学术发展中,在面向语言资源开发的技术创造中,要有语言产业和语言职业意识,要根据社会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传统语言产业和语言职业的现代化,并努力发展新的语言产业和语言职业,如语言速录师、语言工程师、自动翻译师、语言治疗师等,将语言资源高速度、高效率地转化为社会的语言经济,收取语言“红利”。 五、国家语言能力及其国际影响力 “国家语言能力”指的是国家处理海内外各种事务所需要的语言能力,也包括国家发展所需要的语言能力。其外延起码涉及语种能力;国家主要语言的国内外地位;公民语言能力;拥有现代语言技术的能力和国家语言生活管理水平。 若不从国家语言能力的角度考察,不少人一定会认为我国是一个语言大国,其实我国的语言能力还比较低下。美国是移民国家,据其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可知,美国拥有语种数量达到380种,据信其具有处理500种语言(或方言)的能力,能够为公民开设200来门语言课程。作为对“9·11”事件的深刻反省,2006年美国提出旨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语言”战略。将阿拉伯语、汉语、朝鲜语、俄语、印地语、日语、波斯语、土耳其语等,定为与美国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语言。美国期望,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发生事件,他们都能得到合适的语言支持。 我国是外语学习大国,但是就语种能力来看却是个外语资源开发利用的小国,国家能掌握的外语种类有多少,据估计不会超过100种,不到美国语种能力的1/5,不及世界语言总数的1/50。能够开设的外语课程不超过50种,经常可用的外语只有十余种。语种人才分布不合理。在大约三亿外语学习者中,绝大多数都是英语学习者,可以说除英语外,所有语种人才都不足。我国与亚洲、非洲的关系十分密切,牵涉到国家的睦边战略、资源战略和反恐战略,但是亚非语言一直是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短板”。而且,我国教授的外语一般都是标准语,但是处理国际事务,只有标准语是不够的,往往还需要懂得外语的各种变体。如在与印度维和部队的合作中,需要听懂带有印度口音的英语;我国海军在亚丁湾护航,需要听懂索马里海盗讲的阿拉伯语方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