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汉语名词的物性结构描述体系主要包括“物性角色”和“句法格式”两个部分,前者用以描述名词所指事物(简称“事物”)的语义结构特性,后者用以反映词项跟它的物性角色在句法组合方面的特点。这样,我们希望名词的物性结构能够成为名词的句法-语义接口,能够充分反映名词在实际语言中跟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名词等的搭配组合和语义表达特点,并且对传统的以动词为中心的描写体系有所补充和修正。 2.1 名词的物性角色的定义和说明 我们在语料调查的基础上,为汉语名词的物性结构设立十种物性角色,定义和例子如下: (1)形式(formal,简写为FOR):名词的分类属性、语义类型和本体层级特征。比如,“石头”是“有形物质、自然物”、“兔子”是“小动物、哺乳动物”,“沙滩”是“空间、处所、陆地、滩地”,“细菌”是“微生物、原核生物”,“椅子”是“家具、坐具”,“手”是“人体、上肢、身体构件”,“合同”是“抽象事物、法规、契约、文书”,等等; (2)构成(constitutive,简写为CON):名词所指的事物的结构属性,包括:构成状态、组成成分、在更大的范围内构成或组成哪些事物、跟其他事物的关系,也包括物体的大小、形状、维度、颜色和方位,等等。比如,“石头”的构成是“矿物;可以根据下列颜色、形状、作用等属性进行分类:彩色、黑色、红色、褐色、白色、圆形、柱形、棱角分明、保健,等等”;“细菌”的构成是“用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微生物,是原核生物的一个大类;形状有球形、杆形、螺旋形、弧形和线形等多种,一般都用分裂繁殖;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存活在空气、水、土、植物和动物中;有的细菌对人类有利”;“椅子”的构成是“一般有靠背、腿儿、面儿、扶手等构件;可以根据颜色进行分类:白色、黄色、黑色、红色,等等”;“书”的构成是“一般由纸张、文字、图画,内容、信息等物质和文化因素组成;可以根据科目、内容或功能进行分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生物、外语、经、兵、农、医、历、纬、佛、禅、辑佚、必读、参考,等等;也可以根据颜色进行分类:白色、黄色、绿色、黑色、红色、褐色、棕色,等等”; (3)单位(unit,简写为UNI):名词所指事物的计量单位,也即跟名词相应的量词;包括:(i)个体量词(简称“个体”),如:“本[书]、张[纸]、头[牛]、匹[马]、支[枪]、棵[树]、颗[珍珠]、把[斧子]、根[萝卜]、面[红旗]、粒[药丸]、顶[轿子]、只[狐狸]、个[孩子]、条[木板]、件[衣服]、管[钢笔]、项[工程]”;(ii)集合量词(简称“集合”),如:“双[筷子]、胎[猪仔]、套[家具]、群[学生]、批[钢材]、对[夫妻]、串[珍珠]、排[梧桐]、捆[柴火]、包[炸药]、种[药材]、类[现象]、伙[强盗]、帮[乞丐]、系列[问题]、部分[人口]”;(iii)度量量词(简称“度量”),如:“尺[头绳]、寸[钢丝]、斤[白酒]、两[香油]、斗[高粱]、升[米]、里[水路]、亩[农田]、公斤[化肥]、丈[绸布]、米[玻璃]”;(iv)不定量词(简称“不定”),如:“点儿[事情]、些[问题]”;(v)容器量词(简称“容器”),如:“碗[饭]、锅[汤]、口袋[面粉]、书架[书]、桌子[菜]、屋子[稻谷]、杯[酒]、盘[炒菜]、盆[衣服]、篮[蔬菜]、瓶[可乐]、罐[煤气]、缸[酱油]、桶[啤酒]、车[木料]”;(vi)动量词(简称“动量”),如:“[打一]下[拍子]、[去两]趟[内地]、[看三]次[电影]、[叫一]声[爸爸]、[念几]遍[符咒]、[走几]步[棋子]、[跳几]圈[舞蹈]、[瞥几]眼[旁人]、[说一]口[杭白]、[打一]巴掌[人]、[看一]场[电影]、[演四]幕[话剧]、[下一]场[暴雨]”;(vii)时量词(简称“时量”),如:“[一]会儿[工夫]、[几]秒钟[时间]、[两]年[工资]、[三]天[时间]、[四(个)]星期[时间]、[一(个)]世纪[时间]、[休了一个]月[产假]”; (4)评价(evaluation,简写为EVA):对名词所指事物的主观评价、情感色彩。比如,对“水”的评价有“清、清澈、清洁、脏、浑、浑浊”,对“医生”的评价有“好、坏、伟大、著名、知名、成名、杰出、优秀、平庸、(第)一流、二流、三流”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