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方言学 >

回辉语揭示的语言接触感染机制(6)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民族语文》(京)2010年第 江荻 参加讨论

    
    五 结语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变化涉及很多复杂问题。例如,借词借入的是词还是音类,这个问题有很大的争论(王 1999:30);某些区域语言特征,例如内爆音,是语言创新还是古音遗存(陈 1995:朱 2006);语言结构,例如音节结构、语序结构,是以何种方式进入受影响语言:相近语言和异类语言接触引发的变化是否具有共性;是社会因素还是语言结构制约主导接触引发的变化结果。甚至研究的视角和术语都存在很大争议,例如“扩散”往往是从强势语言或方言(致影响语言,源语)角度观察,而“借用”(“借贷”则显中性)则是从弱势语言或方言(受影响语言,受语)角度描述(邹,游 2004)。本文从略微独特的微观案例观察语言接触中表现出来的现象,既否定了回辉语因借入周边语言词汇、语音要素而触发的变化,又肯定了回辉语因借入周边语言代表的整体汉语结构体系触发的深刻变化。这种看似矛盾的解释需要纳入一个合适的理论框架,需要一种深度发掘,为此,我们提出了语言感染假设作为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变化阐释机制。这个假设可能对以上所提复杂问题(借音还是借词,存古还是创新等)的解决有一定价值。
    注释:
    ① 参见郑怡青:《回辉话研究》(1997:25-35)。她认为回辉语周边各汉语方言,如军话、迈话、儋州话、海南闽语等,或其他语言(黎语等)对回辉语的影响十分有限(例如借词),因此她设想是一种只用于官场、教学等无大批固定人口的古“官话”强烈影响了回辉语,但没有进一步指明这种古“官话”的性质。
    参考文献:
    [1]陈忠敏:《作为古百越语底层的先喉塞音在今汉语南方方言里的表现和分布》,《民族语文》1995年第3期。
    [2]丁邦新:《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8年。
    [3]黄谷甘:《海南省三亚市汉语方言的分布》,《方言》1991年第4期。
    [4]江荻:《论声调的起源和声调的发生机制》,《民族语文》1998年第5期。
    [5]江荻、欧阳觉亚、邹嘉彦:《海南省三亚市迈话音系》,《方言》2007年第1期。
    [6]李荣:《吴语本字举例》,《方言》1980年第2期。
    [7]倪大白:《海南岛三亚回族的语言系属》,《民族语文》1988年第2期。
    [8]邱学强:《军话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9]三亚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三亚市志》,中华书局,2001年。
    [10]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语文出版社,1999年。
    [11]意西微萨·阿错:《雅江“倒话”的混合特征》,《民族语文》2002年第5期。
    [12]郑贻青:《回辉话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
    [13]邹嘉彦、江荻、欧阳觉亚、钱志安:《三亚迈话族群的语言使用状况》(第十一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2006.12.8-10)。
    [14]邹嘉彦、游汝杰主编:《语言接触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15]Benedict,Paul K..1941.A Cham colony on the Island of Hainan.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4:129-34.
    [16]D.W.卡罗尔2004语言心理学.(缪小春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7]Graham Thurgood.1999.From Ancient Chain to Modern Dialects:Two Thousand Years of Language Contact and Change.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