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方言学 >

从语法看杭州方言的性质(10)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方言》(京)2014年第2014 汪化云 参加讨论

    3.2 杭州方言吴语化的成因。这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
    第一,吴语的包围。杭州城区近百年来人口总数长期徘徊在三五十万,与周边数千万操吴语的人口,其中包括上海这个在近代崛起的特大城市、经济中心的人口,简直不成比例。吴语的强大影响,使得杭州方言想不变都很难,而不能不向吴语靠拢。
    
    1950年代以来的“大跃进”、城市职工精简、知青上山下乡、落实政策的人员回迁等人口流动,也极大地改变了市区的人口结构(徐越2010)。而据我们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使得一部分老杭州人迁出中心城区;节节攀升的房价,则令他们难以返回旧地。来自温州、绍兴、义乌、萧山等吴语区的移民则入住老城区甚多,所谓“小和尚赶出当家师”,就是部分杭州人对这种情形的无奈的概括。
    杭州居民的上述异动,导致杭州城内祖籍本地的居民并不多见(徐越2010)。这势必极大地稀释杭州方言中残存的古官话底层,使之逐步脱官入吴,形成了其鲜明吴语特征的现状。
    3.3 演变的趋势。上述杭州方言的文白异读、V-neg句式等主要出现新派中,这说明杭州方言受吴语影响,在近代演变迅速,其脱官入吴仍在继续进行。其古官话的少量残存现象将逐步消亡,普通话的影响也难以遏止其这一进程。
    主要发音合作人:浙江财经大学副教授师璐,研究生吕洁丽、谢冰凌、孔青青、杜晓文,本科生普照;杭州市退休职工赵阿泉、俞单铭。本文初稿曾在第七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浙江金华·2012)小组报告,钱乃荣、陶寰先生多所教正,《方言》匿名审稿人提出了极为中肯的修改意见。谨此一并致谢!
    ①当来自“个”,其他吴语或作“价”。参看汪化云(2008)
     
    参考文献:
    [1]鲍士杰 1998 《杭州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崔应贤 2011 汉语动词重叠历史演变的考察与思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3]方松熹 1998 浙江吴语词法特点,《舟山师专学报》第2期
    [4]傅国通 1978 浙江方言语法的一些特点,《杭州大学学报》第2期
    [5]傅国通、蔡勇飞、鲍士杰、方松熹、傅佐之、郑张尚芳 1986 吴语的分区(稿),《方言》第1期
    [6]胡斌彬 2005 宋代的ABB式重叠现象管窥,《贵阳金筑大学学报》第1期
    [7]蒋绍愚、曹广顺 2005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北京)商务印书馆
    [8]李思敬 1986 《汉语“儿”[]音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9]李文浩 2009 “动叠+补”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的历史考察,《汉语学习》第1期
    [10]刘丹青 2001 吴语的句法类型特点,《方言》第4期
    [11]刘丹青 2012 原生重叠和次生重叠:重叠式历时来源的多样性,《方言》第1期
    [12]吕叔湘[著],江蓝生[补] 1985 《近代汉语指代词》,(上海)学林出版社
    [13]陶寰、史濛辉 2012 苏州方言是非问句标记“阿”的来源,第七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浙江金华)论文
    [14]汪化云 2008 汉语方言“箇”类词研究,台北《史语所集刊》第七十九本第三分
    [15]尉迟治平 1989 英山方言的儿尾,《语言研究》第2期
    [16]徐越 2005 宋室南迁和杭州方言的形成,《江西社会科学》第2期
    [17]徐越 2010 新派杭州方言对周边吴语语音的吸收,《方言》第2期
    [18]游汝杰 2012a 方言趋同与杭州方言的“柯因内语”性质,《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五期
    [19]游汝杰 2012b 逆序词与吴语的话题优先倾向,中国语言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云南昆明)大会报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