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专家视点:语言习得研究前沿(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外语教学与研究》 袁博平 张辉 卢植 参加讨论

    张辉(南京师范大学):
    我以前一直从事汉语习语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2013年起开始关注二语习得,尤其是二语句法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我注意到,二语习得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是行为实验和问卷调查,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二语习得的许多理论在影响因素对最终习得状态(ultimate attainment)的预测和证据上有分歧。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新的方法。目前关于二语习得句法加工的神经机制的研究,尤其是ERP的研究方面,国际SCI和SSCI期刊大概有四十余篇论文,这说明国际学术界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但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Hernandez(2013)在其专著The Bilingual Brain中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提到二语习得研究的三大支柱问题(three pillars in SLA)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第一是习得年龄或最初接触外语的年龄(age of acquisition,AoA),关注二语习得的年龄和关键期问题。关键期到底影响有多大?ERP的第一个句法加工实验是Weber-Fox & Neville(1996)发表在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的论文,她们发现越是习得早的,越接近母语。但此实验有一个缺陷,就是没有控制外语水平。后来的实验基本上都是控制了外语水平,考察不同习得年龄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或者控制习得年龄,看不同外语水平对习得结果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习得年龄关键期问题仍存在争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的学者如Steinhauer(2014)提出,较晚接触外语的学习者(12岁以后)也可以达到接近母语的水平。
    第二是外语水平(level of proficiency),研究不同外语水平的二语学习者对二语的加工是否与母语者相同。国外对二语句法加工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英语母语者学习西班牙语或德语母语者学习英语等,这些研究都是在印欧语系内进行的,其习得的语言与其母语相似。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汉语缺乏印欧语丰富的形态,其在句法上的加工是否表现出特殊性?例如,耿立波、杨亦鸣(2013)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加工英语主谓一致时出现了失匹配负波(MMN)。这一发现在国际期刊的二语句法加工的论文中从来没有报道过,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才能确认。
    第三是二语的认知控制(cognitive control)研究,研究学习者大脑认知的控制问题。健康的双语者能控制语言的使用,在说一种语言时,他可以控制不说另一种语言,但大脑损伤者则失去了这种控制的能力。双语的认知控制是二语习得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国内对认知控制的神经机制研究还很少,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以上三个支柱问题,本人近年来一直关注着。2014年我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就是要运用ERP技术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句法加工的时间进程和神经机制,希望今后在这方面能做更多有价值的研究,获得更有价值的发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