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简·奥斯丁的传记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国外文学》2015年第201 龚龑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起初,简·奥斯丁的几本主要传记均出自其家族成员之手,其中,奥斯丁-李的《回忆录》记载了小说家的大致生平和性情。1989年,英国研究者勒费伊的传记面世,她不仅借鉴奥斯丁家族的回忆材料,还亲访各郡县的档案部门,查阅教区记录,奥斯丁的生平被相当完整、准确地展现出来。此后,传记作家或者利用无所不包的社会史材料,或者借助文学和心理分析等批评,塑造出一个不太循规蹈矩的奥斯丁。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当下传记作者将经典小说、文学批评、事实考证等并置一处,奥斯丁的形象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其作品的现代意涵也愈加被广泛阐发。
    关 键 词:简·奥斯丁/传记/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龚龑,中华女子学院外语系
     
    20世纪50年代以降,简·奥斯丁(Jane Austen)的影响持续扩大,相关论著汗牛充栋,她甚至可方驾莎士比亚、比肩狄更斯。相应的,奥斯丁的传记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1989年,英国研究者勒费伊(Deirdre Le Faye)的传记面世,奥斯丁的生平被相当完整、客观地展现出来。“客观传记”之外,作家们还借助文学批评或者心理分析等学说,来挖掘传主的内心世界,或者利用无所不包的社会史材料,多角度地构建英国18和19世纪之交的历史语境,进而推测奥斯丁的性情。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器物和身体又变成了学者青睐的对象,奥斯丁在当下传记写作中也被“物化”了。传记作为一种文类,越来越和其他写作样式交织,学科跨界现象极为频繁,当下传记作者将经典小说、文学批评、事实推理和考证等合为一体,奥斯丁的形象越来越丰富多彩,其作品的现代意涵也愈加广泛深入。
    一、家族回忆和“客观传记”
    奥斯丁家庭成员的回忆材料,是后来传记事实的主要来源。这些材料繁多,最重要的要算奥斯丁的二哥亨利·奥斯丁执笔的“作者传略”(Biographical Notice of the Author);奥斯丁的侄子奥斯丁-李(J.E.Austen Leigh)撰写的《回忆录》(A Memoir of Jane Austen);奥斯丁-李的后人联手创作的《奥斯丁:生平和书信》(Jane Austen,Her Life & Letters,a Family Record)。
    1817年奥斯丁去世后,亨利出版了《诺桑觉寺》和《劝导》,并为之撰写“作者传略”。1832年,奥斯丁小说再版,“作者传略”的内容稍加扩充。哥哥笔下的,是一个温柔贤惠、知书达理、虔诚恭敬、克己复礼的奥斯丁,这也为后来“正统”奥斯丁形象奠定了基础。①18世纪,英国社会日趋世俗化,奥斯丁在小说中常调侃宗教人士;从书信看,她讨厌过于宗教化的举止。但到了世纪之交,循道宗和福音主义的影响开始加深,社会风气为之一变。1809-1814年间,奥斯丁对福音主义的鄙夷言辞有所收敛。她过世后,福音主义的威势波及愈甚。写作“传略”时,亨利已放弃了从军和经商,再变而为规规矩矩的牧师,其标榜妹妹“虔诚的宗教生活”,决非意料之外。
    1820-1860年代的英国期刊评论,偶尔提及奥斯丁,有论者将其和同时代女作家并提,甚至与维多利亚社会的大牌作家比较。为了满足新老读者的好奇,奥斯丁长兄詹姆斯的子女,筹备写一部有关姑妈的传记。《回忆录》实际是集体回忆而写成。奥斯丁-李使用的大部分信息来自两个妹妹(Anna和Caroline)的鼎力相助,一部分则来自几个表妹。牛津“世界经典文库”再版了《回忆录》,并附上奥斯丁几个侄女的回忆短文。1869年面世的《回忆录》颇受欢迎,翌年,应读者要求,第二版的篇幅有所增益,汇入了部分未出版或者未完成的奥斯丁作品。《回忆录》为后来的传记提供了基本事实依据,但是,奥斯丁家人过多考虑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要求,突出了传主的某些方面,构建了一个颇合社会理想与女性规范的奥斯丁。读者又急于了解奥斯丁的生平事迹,一厢情愿地把家庭成员的回忆当成“第一手资料”。他们甚至将奥斯丁等同于小说人物,认为作者也必然像女主人公一样具备完美的气质与性情:一个远离尘嚣的乡村淑女,安逸地领略着大自然的田园风光,生活在小家庭的融洽无间之中。
    牛津版编者萨瑟兰(Kathryn Sutherland)在序言中指出,这些家庭回忆多有自相矛盾之处。奥斯丁死后,家人重新整合了她的私人空间,拼贴出一个“温柔的姑妈”。②有时,家人故意掩饰事情真相。奥斯丁的哥哥乔治(1766-1838),天生智障,受疾病困扰而失聪,见斥于家庭生活之外。靠着一年几英镑的生活费,乔治实际由村民代为照管,终其一生寄居在离家几英里开外的地方;奥斯丁的大款舅妈,被怀疑偷盗布料而入狱受审等,这些均不见于《回忆录》。作家刻意追求传记的伦理意义,会带来负面效应,对传主材料“有目的性”的取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外,《回忆录》也绝少涉及奥斯丁的创作,或者有意强调,家庭责任远在写作之上,奥斯丁并没有明确的艺术观念,其创作是偶然的、即兴的,思想也不深刻,无非三家两户的琐事。
    1882年,奥斯丁的大侄女范尼去世,其子布雷伯恩勋爵(Lord Braborne)在母亲的遗物中发现了80多封奥斯丁书信。两年后,《奥斯丁书信集》(Letters of Jane Austen)面世,细心的读者发现,奥斯丁并不总是“温柔的”。奥斯丁的姐姐卡桑德拉,毁掉了妹妹的大部分书信。隐私的事情,不必见之于公众,这颇合当时的风习,虽见斥于当下的流俗。再者,奥斯丁臧否邻居甚或某些家人,常刻薄而率直,姐姐不得不“剪裁”,让侄子侄女懂得“法肃辞严”的道理。1913年,奥斯丁-李的后人参考了《回忆录》、《奥斯丁书信集》等材料,联手创作了《奥斯丁:生平和书信》。他们并没有进行充足细致的调查,仅满足于对已有材料(尤其书信)的随意引用,甚至作了一些不切题的解释。③
    查普曼(R.W.Chapman)是对奥斯丁传记材料进行认真勘校的第一人。有关传记材料的看法,后来集中收录在1948年结集出版的《奥斯丁:事实和问题》(Jane Austen,Facts and Problems),这些文章实际写于上世纪20和30年代,有些是在剑桥三一学院的讲座。查普曼尽力阐明奥斯丁传记中一些不确定的问题,并批评了20世纪初某些男性学者的偏见。④30年代以后的传记写作,《回忆录》、《奥斯丁:生平和书信》和查普曼的《奥斯丁书信集》成为必不可少参考书。1938年詹金斯(Elizabeth Jenkins)的传记。1948年阿什顿(Helen Ashton)的小说传记和1969年拉斯基(Marghanita Laski)的传记,都在前言中提及这些材料,尤其查普曼的书信集。勒费伊认为,上世纪30-70年代间的传记作家并未搜索新材料,一味满足于互相抄袭,传记的内容枯燥乏味,准确性大打折扣。1982年吉尔森(David Gilson)出版了《奥斯丁研究书目》,情况大为改观,该书胪列了近至1978年才进入公众视野的最新信息,为当代传记作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来源。⑤
    当下,勒费伊的《奥斯丁:家庭记录》可谓“最客观、准确”的传记。作者供职于大英图书馆,孜孜不倦地奔走于各郡县的档案部门、资料中心等。她对历史材料的爬罗剔抉,堪比于陈寅恪先生的“竭泽而渔”。教区记录、遗嘱、银行账户等“官方记录”自不必说,私人信件、日记、回忆录、家族史以及奥斯丁家人的传记,也被网罗一空。勒费伊受奥斯丁家族后裔的嘱托,对家庭回忆材料重新加以编写。1989年第一次出版时,勒费伊特别注明,自己的传记是在《奥斯丁:生平和书信》基础上的“修订、扩充和重写”。⑦其实,勒费伊只是在时间框架上借鉴了前者,不仅对原有信息进行了严格勘定和审校,还添加了大量的新信息。该书遂成为英国当下的“官方传记”,被誉为“最真实的传记”,是不可再阐释的“元文本”。
    拉斯基、勒费伊等的传记,不妨称之为“客观传记”。这些作者遵循传统写法,一般都采用外在视角,强调传记的历史真实性,注重史料的严谨性。但是传记和历史著作毕竟不同,读者希望窥见传主丰富多彩的个性,透过某些别具意蕴的细节,来推测奥斯丁的内心感受。不能表现心性的材料,某种意义上说是死材料。而且,奥斯丁毕竟是作家,诚如黄美智所说,拉斯基的传记“缺少对作品的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剖析和议论”。⑧《奥斯丁:家庭记录》的第13章名为“初版,1809-1812”,罗列了有关《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的诸多出版细节,却未将作品和奥斯丁生平有机联系起来。
    况且,有时很难做到客观。萨瑟兰如是评论:“一旦剪裁或者毁掉了妹妹的私人文稿和信件,卡桑德拉·奥斯丁就帮了传记作家一个大忙。不管她的初衷是什么,也不管被烧掉的是什么,卡桑德拉自此特许了后人对事实的想象,向历史的寻梦。”⑨不妨举两个例子。奥斯丁和汤姆·勒弗罗伊的恋情,是当下传记的一个热点。他们相遇在1795年冬天,勒弗罗伊到伦敦学法律,先来汉普郡拜访叔婶。在20岁的奥斯丁眼里,这个小伙子“十分绅士、帅气、令人开心”。卡桑德拉不知从何处听到妹妹和勒弗罗伊调情的风言风语,写信告诫妹妹,要她注意言行。奥斯丁根本不当回事,“我们一起跳舞、闲坐,举止之放纵,言谈之惊人,你尽可想象”。⑩可是,不久勒弗罗伊去了伦敦,两人了断任何往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实”是,舞会后勒弗罗伊离开,但奥斯丁在信中没有暗示对方匆忙离去。勒弗罗伊叔婶的担心,为阻止订婚所采取措施等,并非“事实”,而是勒费伊的“阐释”。再来看看某些传记作家如何解释奥斯丁去井离乡。从查普曼到勒费伊,几乎一个调子,奥斯丁对“昔日的乡村英格兰”恋恋不舍,讨厌巴斯这座喧嚣的城市。他们都渲染了一个细节:听到离开斯蒂文森的消息,奥斯丁一度昏厥。这样的“第一手材料”,最初来自奥斯丁的侄女卡洛琳,也就是奥斯丁-李的妹妹。卡洛琳当时还是个孩子,她的说法前后抵牾,弄不清究竟是听姑妈卡桑德拉的回忆,还是自己妈妈的讲述。(11)查普曼未经审查就采取了认可的态度,勒费伊亦步亦趋,“昏厥”就成了“客观事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