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的“井喷” 用“井喷”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似乎并不过分,10余年间,全国近百家出版社先后出版的俄罗斯文学作品多达近万种!在译作的种类和印数上,可能要高出此前所有同类出版物的总和。仅仅是专门译介俄苏文学的杂志,就相继创办4种,即北京师范大学的《苏联文学》、武汉大学等单位的《俄苏文学》、北京外国语言学院的《当代苏联文学》和山东大学等的《俄苏文学》。这一时期中国的俄罗斯文学的译介工作不仅声势浩大,还逐渐体现出了如下一些特点: 首先,译介的对象较多地集中于苏联当代文学作品,在近万种译作中,当代苏联作家的作品就占六七成,这或许是因为,俄罗斯古典文学作品在此前大多已经被介绍过来,当代苏联文学因其相对的陌生而引起人们更多的好奇;或许是因为,同时代苏联人的生活,同时代苏联作家的创作体验,对于刚刚打开门户的国人而言更具吸引力。其次,对俄罗斯文学的译介开始出现追求系统性和学术性,许多大型文集相继出版,如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20卷集的《高尔基文集》和17卷集的《托尔斯泰文集》,一些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全集也开始面世,这似乎表明,我国对于俄罗斯文学的译介已开始步入一个总结时期。最后,是在大量翻译的基础上展开的学术研究。这一时期,中国俄罗斯文学翻译、研究事业的奠基者如姜椿芳、曹靖华、戈宝权、叶水夫等人都还健在,留苏一代学者在被迫中止专业十几年之后重新燃起了学术激情,改革开放后走进大学的新一代也相继进入这个研究行列,三代学人济济一堂,共同促成了中国俄罗斯文学翻译和研究事业空前繁荣的局面,全国性的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现更名为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建立起来,各种专题的研讨会不断举行,更为重要的是,一大批学术著作纷纷面世。到80年代为止,俄罗斯文学步入中国虽然已经有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俄罗斯文学作品的中译本汗牛充栋,但关于俄罗斯文学的研究著作却一直很少,除了从俄文翻译的几部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著作外,在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史上为人称道的,还是郑振铎写于1924年的《俄国文学史略》和蒋光慈、瞿秋白写于1927年的《俄罗斯文学》。这种让后辈学者颇为汗颜的局面,在80年代终于被彻底打破,以俄罗斯文学为题的各类专著,每年都有数种,甚至数十种出版,在俄罗斯文学的译介中,翻译和研究基本维系了某种平衡。 (责任编辑:admin) |